空管不安全事件发生因素与应对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空管不安全事件发生因素与应对方法

张泽荟

民航甘肃空管分局甘肃兰州730000

近年来,随着飞行流量的日渐增加以及民航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逐渐显现出空管安全中的一些弊端。由于不恰当的空管而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绝对数在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人为因素在各类空管不安全事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机,物,环境及管理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无论在何时,提高空管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空管系统组成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1.空管不安全事件定义

空管不安全事件定义广泛,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安全事件的范围是不一致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安全管理手册(SMM)界定了事故与事故征候,其大意如下:

事故是指发生在航空器运行中的事件,造成:

(1)死亡或者严重伤害;

(2)航空器严重损坏,包括结构损坏或需要大修;

(3)航空器遗失或完全无法进入。

事故征候是指除事故以外的与航空器运行相关的,影响到或可能影响到运行安全的事件。严重事故征候是指涉及可表明几乎发生事故的情况的事故征候。

2.空管不安全事件中的非人为因素

当前,我国空管部门实施三种管制方式:雷达管制,程序管制,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但是我国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技术并未制定包含雷达识别的标准操作程序,也未对程序管制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定,而我国一部分雷达设施由于配套功能开发不全和应答机编码不合理等原因使得雷达显示没有自动相关的功能,这种既利用雷达显示信息又不建立航空器与雷达信号唯一对映关系的“雷达监控”往往成为管制员掌握飞行动态的隐患。

其次我国空管实行由空军负责实施全国的飞行管制,军用飞机由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实施指挥,民用飞行和外航飞行由民航实施指挥。由于这一体制存在某种局限性,虽然目前正在着手改革,但是核心矛盾还是存在。

最后由于工作环境因素,管制室中光线的差异,非常容易造成管制员的心理眩光疲劳与视觉间隙性麻木。

3.空管不安全事件中的人为因素

空管活动中,最核心的人就是管制员,所以,关于空管不安全事件人为因素的分析,主要围绕管制员进行。通过分析,首先注重培养和提高心理素质对于空管安全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随着高新技术设备在空管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和空管技术的日渐复杂化,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作为保障外,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空管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次管制员的管制技能是综合管制能力的主要体现。重要包括反应能力、陆空通话能力、冲突的预测及处理能力、注意力的分配以及管制协调能力等。只有管制员拥有过硬的知识技能,才能在冲突调配,出现紧急特情时能驾轻就熟。

4.空管不安全事件非人因应对方法

(l)空域环境的改善与完善

目前、全国实行“统一管制,分别指挥”的空管体制、即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下,由空军组织实施全国的飞行管制,军用飞机由军航实施指挥,民用飞机和外航飞机由民航实施指挥。这种体制存在着空域多头指挥、军民航协调复杂等问题。近几年曾有一些改革尝试,航路移交民航管制指挥,并逐步形成在国家空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民航和军航分别对航路内外提供管制服务的空管体制。这一改革是个重大进步、但从长远看.应建立由国家统一负责的空管体制。在组织结构上,应将军民航空管部门改组成国家统一领导管理的系统,负责对国家空域实行有效的管理。在管制区划设上,打破目前以民航行政区域和部队建制关系划设管制区的做法,根据空管设施布局和实际需要划设,将民航管制区与军航管制区合一。在指挥上,改变目前由军民航空管部门对军民用飞机分别实施指挥的办法,实行集中统一的指挥。

(2)管制室微环境的改善

工作环境,尤其是调度室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管制员长期在管制室中开展管制工作,因此管制室的环境对管制员人为失误的影响很大,所以应尽可能为管制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减少人为失误;行为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很重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良好行为环境,可以大大减少人为失误。

(3)管制设备的改善

我国民航空管经过不断的建设,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通信、导航、情报、气象保障系统。目前,我国还需大力发展雷达普及,卫星技术的推广,随着我国北斗卫星的完善,空管设备一定会有大力发展。

同时,还需要注意空管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飞行安全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将空管自动化系统的自身功能加以完善,首先应该保证管制员在使用空管自动化系统进行管制工作时,能够保持足够的工作刺激量。合理的调整管制员头脑中对于自动系统的认识,从而保证管制员的良好精神状态和一定的工作应急性,是解决新形式下空管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空管自动化的发展应注意人机信息交换的有效性,使设备根据管制员的需求做出响应。即管制员将需求输入管制设备中,设备给出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迫使管制员对飞行冲突进行思考,思考飞行冲突的类型及解决此类飞行冲突所需的管制方法,最终利用管制设备进行辅助决策。

5.空管不安全事件人因控制应对方法

(l)人员选择与培训

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对空管人员需求的增加。挑选和培养空中交通管理人员不仅对思想品德、身体健康、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极其严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综合的、科学的和有效的各种技能培训。培养一个出色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高的代价。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是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有效运行的宝贵财富,因此选拔和培养优秀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是空中交通管理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理素质要求

心理素质属于非智力因素,注重培养和提高心理素质对于空管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高新技术设备在空管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和空管技术的日渐复杂化,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作为保障外,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空管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的对心理素质进行锻炼会对管制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掌握自我心理调控方法,保持心理平衡,会对自身责任心的提高以及知识更新起到促进作用。

(3)技能与经验

培养一个优秀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一般需要数年时间。这不仅要求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经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技术和经验,需要经历“培训—上岗—再培训”这种周期性的过程来积累和提高。因此,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定期学习、定期培训、定期摸拟训练,结合实际,以及有组织的经常性空中交通管制讲评与事故分析等经验交流活动,是提高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技能和增加经验的有效方法。

结论

近年来,我国民航的发展步伐正在不断扩大,随着飞行流量的日渐增加,我国空管安全中的诸多弊端也日渐显现,空管不安全事件在管制运行中仍时有发生,这给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非人因,人因两方面对诱发不安全事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借助成熟的理论客观分析了影响空管安全的诸多因素,探讨了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机理,为空管单位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希望此文对我国空管系统安全性的能起到一点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