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除雪模型建立以及线路降雪清除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铁路线路除雪模型建立以及线路降雪清除规划

刘泽

呼和浩特铁路局乌海工务段内蒙古乌海016000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纬度西风带,暴雪天气相对比较频繁,暴雪天气中剧烈的降温和持续低温,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又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除雪不及时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此,针对暴雪天气降雪的物理特点和除雪机的工作特点,通过建立降雪、除雪数学模型,完成降雪清除规划,编制程序得出使用除雪机的最少台数,从而制定《乌海工务段暴雪应急预案》和《乌海工务段除雪抢险路径示意图》,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依据和帮助,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效率。

1.背景和概况

1.1背景

暴雪是我国北方冬季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剧烈的降温和持续低温往往与其伴随,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又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内蒙古自治区降雪天气为例,它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较强的大陆性气候,东北部暴雪天气相对比较频繁,发生雪灾的概率相对较大。

雪灾曾在2008年使我国南方部分铁路局铁路全线受阻,2010年造成日本交通大部分瘫痪,而在大雪过后公路交通基本全部封闭,铁路自然而然的成了旅客输送和物资运输的主力,如除雪不及时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012年全路全面推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降低损失,即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防患于未然,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一系列消除事故隐患和减少损失的办法。下面对乌海工务段2010-2012年20个雨量采集点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从表数据可以看出,乌海工务段管内属于年降水量偏低地区,但在2012年降水量大大增加,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不发生雪灾的可能,所以有必要针对可能的风险作出应对措施,依据降雪的物理特点和除雪机工作特点,建立了降雪、除雪数学模型,并通过编写相关程序求解出除雪所需除雪机的台数,并对管内除雪进行规划,制定《乌海工务段暴雪应急预案》和《乌海工务段除雪抢险路径示意图》,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依据和帮助,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效率。

1.2概况

本项目针对降雪的物理特点和除雪机的工作特点,建立了降雪、除雪数学模型,并结合乌海工务段管内设备分布和交通状况,完成了清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降雪的物理特点进行数学分析,建立降雪速度及积雪厚度数学模型;

(2)建立除雪机运行速度和积雪厚度数学模型;

(3)根据除雪机工作方式建立除雪机工作数学模型;

(4)根据所建立数学模型对乌海工务段管内除雪作业进行规划,并编制相应程序求解出使用除雪机的最少台数;

(5)根据乌海工务段管内实际情况,完成《乌海工务段暴雪应急预案》和《乌海工务段除雪抢险路径示意图》。

2降雪物理特点、降雪及积雪数学模型研究

2.1降雪物理特点分析

造成雪灾的暴雪降雪有两种模型——“两阶段模型”和“三阶段模型”。

车间根据降雪量选择除雪机的速度,也可以根据降雪量布置除雪机的台数,在除雪过程中根据除雪交路图的安排由调度统一指挥,可以选择逐段清除、逐段开通,最大程度的降低列车延误时间,减小雪灾损失。

5乌海工务段暴雪应急预案

5.1组织指挥体系

5.1.1段成立暴雪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由段党政正职担任。

副组长:由分管安全副段长担任。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暴雪天气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调度科。

5.1.2专业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处理反馈组、调查分析组、现场抢险组、材料供应组、后勤生活组、安全保卫组、宣传报道组七个专业小组。

5.1.3应急救援队

按责任区域范围,设十个车间应急救援队和两个应急救援预备队。同时十个车间应急救援队参加铁路局站区应急救援队,相应车间主任任副队长。

车间应急救援队队长由车间主任担任,车间有关人员组成,具体人员分工由车间确定。主要职责:服从段应急领导小组领导,负责全段范围和责任区域内的突发事件救援工作,以及救援人员、机具、材料组织,救援方案的具体实施。

5.2值守应急机构设置及工作要求

5.2.1段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段调度科,办公室主任由调度科科长担任,负责全段范围内应急管理、应急抢险指挥、信息传输等日常工作。值守人员由段值班领导、安全科、调度科工作人员、调度员、办公室保卫人员和小车司机组成。

5.2.2车间值守应急抢险队办公室设在车间主任办公室,组长由车间主任担任,负责车间范围内的应急救援组织、信息处理和反馈,值守人员由车间主任或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定额员、技术员以及管内各班组值守人员组成。

5.2.3应急值守机构工作要求

⑴值守时间要求:每日从当日8:00—次日8:00,实行24小时值班制。

⑵工作汇报要求:车间值班人员,每日20:30前向段调度报到,值班电话:29355,15147320001,传真29348。

⑶值守人数要求:车间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值班组人员不得少于20名(包括本车间班组值班人员)。应急救援值班人员,应加强对管内设备的检查、巡查和整修,由车间值班干部统一指挥。

⑷请假要求:段领导离开段管内,按要求应向路局有关领导请假。调度值班人员、办公室保卫人员、小车司机离开岗位,应向段值班领导请假。车间主任、党总支书记离开段管内,必须向段党政正职请假。车间其他干部离开段管内,向车间主任请假,车间备案。

⑸其他要求:值班人员按时到岗,严禁饮酒、擅离职守,并确保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段领导、安全科、调度科、路桥科、线路科、材料科、办公室全体人员,其他科室正、副科长(正、副主任),各车间干部、工班长、机动车司机,应保证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

5.3预防预警

5.3.1各职能科室要根据管内实际,不断总结恶劣天气影响行车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科技保障安全的能力,不断加大投入,积极采用和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进一步拓展现有各类安全检测、监控技术装备功能,逐步完善预防设备故障的检测系统;依托现代网络、视频系统和通信技术等手段,构建有效的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实现各类安全检测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逐步形成集监测、监视、控制、管理和抢险于一体的安全应急体系。

5.3.2加强与地方气象部门的联系,充分运用好气象信息。

5.3.3各车间要加强对线桥设备的日常检查,提高抵抗暴风雨雪的能力。恶劣天气易发时期,要加大线桥设备的检查、巡视频次。根据天气情况实时增加添乘机车检查,及时掌握设备状态。

5.3.4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强化对恶劣天气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恶劣天气影响行车趋势,采取防控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恶劣天气对行车造成的影响。

5.3.5各抢险队要配齐备好应急救援处置工具,按规定安排好值班人员,遇到灾害时及时出动,确保应急响应到位。

5.4应急响应

5.4.1I、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I、Ⅱ级响应由段上报铁路局,由铁路局启动应急响应。

5.4.2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⑴Ⅲ级应急响应行动由段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段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暴风雨雪的报告后,立即向铁路局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通知有关单位,派有关人员到现场指导应急救援。

⑵段调度按照段应急领导小组要求,根据“段应急处置信息传递流程图”,立即通知有关成员,前往事故现场或指定集结地点待命。同时通知设备管辖车间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区段负责车间救援人员赶往现场或指定地点集结待命。

⑶有关车间、班组按照段调度要求和“车间、班组应急处置信息传递流程图”,快速结集人员、机具、配齐通讯工具,组织抢险人员赶赴现场。

⑷恶劣气候引发的事故或行车设备故障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人员迅速进行现场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调查情况按照汇报程序如实上报。

⑸在事故调查委员会或上级部门领导未到现场之前,不得擅自进行事故起复和恢复线路工作。

⑹发生恶劣气候灾害需启动本预案时,机关各科室、各车间班组要按段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无条件调动应急队伍,集结专用设备等救援物资,落实处置措施。需要公安、武警对现场实施保护,警戒和协助抢救时,应迅速汇报铁路局进行协调。

⑺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告铁路局。需地方人民政府协助救援、协调伤员救助、疏散现场群众等工作时,在报告铁路局的同时,还须按有关规定抄报事发地人民政府。

⑻暴雪灾害发生后,按处理应急信息传递流程及限时制度,立即将信息传递到各相关救援队及救援人员。事件现场设置指挥电话和扩音设备,段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各救援队负责人的手机应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救援抢险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无线对讲机确保应急指挥联络畅通。

5.4.3应急响应启动形式

发生恶劣气候灾害,由段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启动预案。

5.4.4应急响应结束形式

暴雪气候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由段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5.5雪害应急救援预案

1.检查汇报制度及预防措施

⑴遇有降雪气象预报,段调度应及时向工务处汇报,通知管内各车间,并与车站加强联系做好站内道岔清扫的配合工作。

⑵遇有降雪或积雪未融,班组应派双人巡道。并根据降雪情况,必要时增派巡查人员,增加检查频次,不得接近接触网支柱等带电设备。

⑶遇有大风雪天气,线路情况不明,与车站联系办理列车慢行手续,并安排人员添乘机车检查。同时通知分管段领导和各科室、各车间做好雪害抢修准备。

⑷遇有积雪埋道,及时向段调度汇报,汇报内容包括:雪害发生时间、地点,埋道厚度、长度,影响行车时间、车次和抢修所需人员、机械等信息。

⑸段调度将雪害情况及时向段领导或值班领导以及安调科、线路科、路桥科科长汇报,同时按要求及时向工务处或上级部门汇报、反馈有关信息。

2.雪害应急响应程序

⑴遇有雪害埋道时,立即汇报段调度并组织清除;如雪害严重不能及时清除危及行车安全时,必须先防护、后处理,按线路故障防护办法设置停车防护,及时拦停列车或通知车站封锁区间。

⑵如雪害轻微或断续埋道,通知车站列车限速运行,并安排救援人员添乘机车清除积雪。

⑶如雪害埋道严重,车间组织的力量不能及时开通线路,应立即向段调度汇报,由段统一安排,通知各车间组织雪害救援。救援人员应遵守电气化区段安全作业事项。

⑷如段组织的力量不足排除雪害时,应向上级部门汇报,必要时请示当地政府,出动部队或救援队伍给予支援。

⑸经灾害抢险,线路恢复正常运行,并向路局应急办、安监室、工务处汇报

6乌海工务段暴雪抢险路径及除雪机调度示意图

参考文献:

[1]气候间专业委员会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1,2011.10

[2]吾布利,小型清雪机研制[J],新疆农机化,2000,(6):24

[3]简国明,铲雪机台数的数学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2(6):885-890

[4]MichaelHoerle,Snowremovalmachinewithsystemforapplyingasurfacetreatmentmaterial[D],2003

[5]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数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

[6]李晶,小型旋转式清雪车的总体设计和三维绘图[D],大连铁道学院,2003

[7]喻文兵,李双洋,冯文杰,易鑫,道路融雪除冰技术与发展趋势[J],冰川冻土,2011,(4):935-937

[8]郝建萍,赵桂香,袁怀亭,多普勒雷达资料在强降雪过程中的分析应用[J],山西气象,2006,(3):35-37

[9]陈正洪,社会对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程度的定量评估研究[J],气象软科学,2009(1)乌海工务段应急管理办法,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