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汪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广东5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40例,均为我院普外科接受胃肠减压管插管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0.83%,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Kolcab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Kolcaba评分(59.71±6.63)分明显低于观察组Kolcaba评分(76.49±7.14)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插管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其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普外科;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影响

对于普外科患者,通过接受胃肠减压可改善其胃肠功能。但是,由于临床上存在多种内外在因素导致非计划拔管,不仅加重患者痛苦,引发患者严重不适,还会延长患者治疗时间[1]。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开展对患者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其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有重要帮助[2]。本文重点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40例普外科接受胃肠减压管插管患者,所有患者的收取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电脑随机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1)均为我院普外科接受胃肠减压管插管患者;(2)具备良好沟通能力;(3)患者同意配合调查研究;(4)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同意。

排除标准:(1)预期生存期<1个月者;(2)合并癌性脑膜炎、高钙血症、腹腔积液者;(3)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4)已知有精神疾病、酗酒、吸毒或药物滥用等情况。

观察组120例;年龄:患者年龄在20岁-68岁,平均年龄(43.85±4.57)岁,性别:71例女性患者、49例男性患者。对照组120例;年龄:危重患者年龄在岁-岁,平均年龄(±)岁,性别:64例女性患者、56例男性患者。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患者各项指标无差异,采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开展护理干预模式:(1)环境护理: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实现病房内环境清洁、整齐、安静。在病房设置上尽量考虑患者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房间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室温应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2)心理护理:千万考虑到由于患者由于接受胃肠减压管,长期卧床住院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数患者会容易出现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再加上疾病的痛苦更加剧了上述不稳定情绪。面对这种情况,需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3)舒适护理:密切观察胃管引流的颜色及性质,记录24h引流量。考虑到患者接受插管容易出现不适,询问患者是否不适,对于严重不适的患者先安抚患者情绪,然后检查导管置管情况是否正常,对导管进行固定,确保导管不会脱出。尽量选择舒适材料的胃管,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漱口方式,选择温水进行漱口,必要情况下使用少量石蜡油润滑胃管。(4)在进行胃肠减压时,应详细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减压装置是否密闭,要定时挤压负压瓶,以确保持续负压吸引。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的积气、积液,维持胃处于排空状态,促进吻合口早日愈合。观察胃管是否通畅,发现胃管内有凝血块或食物堵塞时及时用注射器抽出,生理盐水10~20ml反复冲洗胃管致其通畅。(5)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仔细讲解胃管的作用及留置的时间,取得患者的合作。防止其自行拔管,防止重复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不良后果。(6)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护理团队多进行沟通交流,总结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与经验,总结与分析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强化护理人员水平。

1.3观察指标

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采用Kolcaba的舒适度状态量表(GeneralComfortQuestionnaire,GCQ)[3],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8项,分数越高说明越舒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表1)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0.83%,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的舒适度比较

两组护理前Kolcab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Kolcaba评分(59.71±6.63)分明显低于观察组Kolcaba评分(76.49±7.14)分,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

3.讨论

对于普外科胃肠减压患者,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运。但是,因各种因素导致非计划拔管,其发生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关,也与患者自身的配合有关。

由于接受置管的患者,其本身就容易存在情绪上的不稳定,通过积极有效的置管前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等,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4]。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护患关系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患者及家属对胃肠减压管留置导管的认识也明显增加,大大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0.83%,有统计学差异,P<0.05。

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插管的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护理干预重视护理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和护理安全[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Kolcab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Kolcaba评分(59.71±6.63)分明显低于观察组Kolcaba评分(76.49±7.14)分,差异显著(P<0.05)。在插管前后采用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后有利于患者疼痛的缓解,通过针对患者身心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疼,使患者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使患者坦然平静的接受插管以及相应的治疗护理[7-8]。另外,护理干预模式的开展还离不开高素质的护理人员。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培训,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推进医院护理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9]。

综上所述,针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插管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其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肖恋.舒适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3):30+29.

[2]古远青.集束化护理减少非计划拔管的作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6):146-148.

[3]石银菊,郭云霞.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胃肠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2):121-122.

[4]丁小容.130例次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8,16(29):3676-3677.

[5]王巧红,杨辉,郭静,王斌.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在预防ICU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7):2807-2809.

[6]孟学玲.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4):94-95.

[7]包逸,沈莉莉,陈乐英,金玉翡,韦嘉玲,甘露,裴艳,方琼,张男.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预防[J].护理学杂志,2018,33(12):15-16+22.

[8]李玉贞.胃癌化疗并发肠梗阻留置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5):118-120.

[9]陈楚君,王丽娜.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普外科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