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

纪建新

纪建新(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253700)

【摘要】目的对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6例,对患者进行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并且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疾病诊断准确率为84.62%,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结论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疾病诊断准确率较高,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关键词】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37-01

子宫内膜癌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应及早的对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疾病诊断,从而更好的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在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1]。本文就此对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6例,其中绝经前患者有9例,占34.62%,患者的年龄段在22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7.3)岁;绝经后患者17例,占65.39%,患者的年龄段在23岁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7.1)岁。

1.2方法

通过采用GELOGIQ7、ALOKA-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其中引导探头频率控制在8MHz至11MHz之间。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d至7d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于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应在患者的阴道出血较少或者止血后进行超声检查。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在将膀胱排空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于引导探头表面涂抹耦合剂,外面套有无菌的安全套,将探头治愈患者的阴道宫颈穹窿等各个不同部位,并且经各个切面对患者进行探查,对患者子宫的形状、大小以及肌层变化等。同时对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形态、回声、厚度以及内膜轮廓的完整性进行重点观察,对患者病灶的大小、形态、数目、部位、回声、病灶表面及其基底与患者子宫内膜的关系、边界以及叠加彩色血流进行观察,从而观察患者病灶内部及其周边的彩色血流情况,测量其血流指数。

1.3数据处理

将数据全部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数据的对比方法为t检验;数据采用例数(n、%)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中数据可知,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疾病诊断准确率为84.62%,有一定的积极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资料见表一。

表一.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的比较

3.讨论

子宫内膜疾病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黏膜下肌瘤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其一定程度上对于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和威胁,因此应及早并且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从而更好的进行疾病治疗[2]。

而在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经阴道超声(即TVS)检查使得操作更为简便,且清晰度更高,有积极临床意义。由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探头频率较高,且分辨率高于腹部超声,在采取相关操作时其引导探头放置于患者的阴道穹窿处,并且紧贴缓则的宫颈以及阴道穹窿,其声束经患者引导穹窿进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患者的肠道气体对腹部脂肪的干扰从而造成超声束衰弱。同时在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对患者的子宫及其附件进行近距离的扫描,由于其分辨力较高,从而能够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从而更为准确的对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进行测量[3]。并且由本次试验所得相关数据可知,所选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为84.62%,有一定的积极疾病诊断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疾病诊断准确率较高,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伊敏,李强,付宪伟,王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04):532-534.

[2]王文荣,宋杰东,刘瑞明,张云,蔡文娟.49例子宫内膜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0,(11):49-51.

[3]付丽娟,吴玮,郭桦.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06,(06):127-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