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反思

杜敏

杜敏(肥城市安驾庄镇坡庄小学山东肥城271604)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大课堂密度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但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画面太花哨,易分散注意力;完全放弃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学生不适应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问题;反思

Theprobleminthemultimediateachingprocessintrospect

DuMin

【Abstract】Multimediateachingto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expandtheirhorizonsandincreasethedensityoftheaspectsoftheclassroomplayanactiverole;butimproperuseofmultimediateachingwillalsohavesomeproblems,suchas:thescreenistoofancy,easilydistracted;completelygiveuptheblackboard,chalkandother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studentsnotsuitedtosuchproblemsdeserveourattentionandreflection.

【Keywords】Mediateaching;Problem;Reflection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文字、图表、动画等多个角度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过去“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发现:如果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1.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性问题

在我们普遍的观念里,多媒体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辅助手段,其不能占据传统教学的主体性,然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最初阶段,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陌生,往往会导致整个课堂教学主体性的缺失。整堂课花花绿绿的幻灯片一张接一张、学生叽叽喳喳、混乱无序或是幻灯片几十张、课堂主要内容和外延内容、学生提问、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以致整堂课容量过大,学生很难消化等一系列现象。

导致这种结果的最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模糊、缺乏实践经验。其不清楚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性应该在哪里,是以多媒体或是教师哪个为主体;或是虽然知道却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把握不好这个主体,这是多媒体使用初级阶段最常遇见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此,一要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上下功夫,而且应该在多媒体教学的培训上下功夫。既要认真反思每堂课的教学过程,还要不断向同事、专家等学习,更要及时获得多媒体教学后的学生反馈信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同时作用,以尽早克服。

2.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的节奏性问题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准备了大量的知识内容以及课堂以外的信息,而这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又必须要辅以教师的课堂讲解,要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里消化,因此导致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把握不好整个课堂的节奏,忽快忽慢,忽左忽右。这些现象都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些不利因素,速度太快学生会应接不暇,没有时间消化;速度太慢学生会交头接耳,一片混乱;节奏紊乱学生会不知所措,一无所获。

那么如何把握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的节奏?这要因课而异。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讲授风格等要素具体确定。但是学生的认知状态,学生的认知环境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应该明确的一点是,课堂节奏不能因多媒体的使用而变得杂乱,而应该协调。

3.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的课件制作和使用问题

多媒体教学必然要牵涉到课件制作,那么同样课件制作应该有个好坏,有个优劣的问题,那么何种课件算好呢,何种课件算差呢?这个似乎是很好评论,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可是在现实多媒体的使用过程当中,课件的制作普遍都陷入到了华丽的圈套,风景、建筑、动物、风雨雷电甚至歌星名模都上了席面,再加上大量的声音、动作,一堂课轰轰烈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课件如何制作、使用呢?这似乎是一个应该引起思考的问题。首先,多媒体课件应该是和整堂课所营造的课堂氛围相适应的;其次,多媒体课件的风格应该是和整堂课的课堂风格相适应的;再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该是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以及认知的水平、状态、环境等相适应的;最后多媒体的使用应该是和整个学期的课程计划、这个阶段时期的课程计划、甚至一个星期内的课时计划、整堂课的计划还有整堂课的节奏相适应的。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5-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