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模板系统施工及周转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模板系统施工及周转措施

梁吉峰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天津市30038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正是以其跨度大、自重轻、节约材料、节省层高、改善功能等突出优点,迎合了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向。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作为国家住建部大力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一,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模板支撑系统是有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重要一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模板系统施工及周转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模板系统施工;周转措施

1建筑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分析与验算

该工程支撑系统用直径48钢管或门型搭设,对板底支撑,按立杆间距不超过1m的要求搭设一般可保证安全。对于梁底支撑,因施工荷载大,必须进行承载力验算。转换层板底支撑采用间距@900mm门型架搭设。梁底支撑采用门型架加独立支撑,门型架步距@450mm,独立支撑步距@900mm。对支撑系统作如下二个方面的验算:

2工艺原理

连杆框架支撑系统是大型混凝土箱梁较为理想的支撑结构,一次组装成型后,对于几何尺寸相同的箱梁,单榀支撑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必反复拆拼;杆件之间不需要传统扣件连接,单榀独立支撑架可以整体移位和就位,减少构件拆拼的时间,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改变了传统的箱梁支撑架反复拆卸搭建的工艺过程。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工艺流程

计算参数:框架单杆最大垂直压力P=5.5t(该值取自支撑框架计算书)

预制垫块尺寸:a=b=50cm,h=15cm,强度C=40MPa=400kg/cm2=0.4t/cm2,支撑架底托尺寸:a1=b1=15cm;

预制块承受压力的验算:

Q=P/A1=5.5/(15*15)=0.024t/cm2<C=0.4t/cm2;结论:安全

地基稳定性验算:

Q1=P/A=5.5/(50*50)=220KN/m2<232KN/m2;结论:安全

试验数据表中,基础产生弹性变形时的允许压力值232KN/m2,大于基础实际承受的压力值Q1=220KN/m2;塑性变形前的极限压力值695KN/m2为基础实际承受压力值的3倍。

最大变形值1.15mm和1.4mm,永久变形值0.64mm和0.84mm,变形回弹量为44.4%和40%。利用试验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出,地基承载力满足搭设要求。

为掌握箱梁底模的变化情况,对底模进行了浇筑前(1次),过程中(3次),浇筑1天后(2次)和一周后(1次)的沉降观测。选点共48处,观测结果显示,观测点均为5mm以内的不同程度的沉降,符合规范要求。

3.3支撑系统的搭设

3.3.1砼基座铺设

根据搭设施工图,先测设控制线,排放起控制作用的预制块,预制块下铺细沙找平层,挂上控制线。按图纸尺寸准确排放其他预制块,目的是尽量使支撑杆件落在预制垫块的中心位置,尽量减少调整搬动。

3.3.2首层支架搭设

控制首层支架的垂直度,支架间连杆受力要均匀。首层支架的布设会影响上层支架的搭设进度和精度。

3.3.3基础高程的控制

地基的铺筑要控制纵坡和高程。

基础高程=对应位置的梁底高程-模板厚度1.8cm-木梁高度20cm-钢梁高度10cm-顶托高度25cm(预设)-支架总高-底托高度25cm(预设)-垫块厚度15cm。

在支架顶托和底托高度均不得超过35cm条件下,同一支撑架的顶托加上底托的调整范围可在60cm以内。

3.3.4顶托高程控制

支架搭设完成后,依据梁底高程并结合梁底纵、横向坡度及预拱值推算出顶托高程,逐一调整,使顶托纵向、横向平顺并满足纵坡、横坡、预拱度的设计要求。

3.3.5调整

梁底模铺设完成后,对模板顶面高程进行复核的同时,还要对顶托逐一微调,避免顶托和钢梁间产生空隙。

3.4预拱

预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弦线,另一种是基于道路竖曲线。本工程最初合同图纸给出的是基于弦线的预拱值,施工过程中设计工程师进行了设计优化,变更为基于道路竖曲线的预拱值。预拱度调整过程中,技术人员对预拱方式和预拱效果做了认真分析与观测。

3.4.1弦线预拱值计算,考虑以下因素:

1桥梁上部结构自重;2桥梁上部结构后期叠加的荷载,如路面铺装层、防撞隔离墩、隔音墙;3预应力张拉产生的挠度值;4桥梁按每0.1L跨度分隔。综合上述因素,设计工程师给出各分隔点基于弦线的预拱值,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预拱值,以mm为单位。

3.4.2基于竖曲线的预拱值=对应点的路面高程值-桥面铺装厚度-桥面防水厚度-结构厚度。竖曲线预拱值是高程值,单位m,由承包商计算报工程师批准。

这是两种不同原理的计算,弦线的预拱值,要考虑各种荷载因素及张拉效果的影响,计算复杂;而按竖曲线计算预拱值时,只考虑结构尺寸,计算简便。

3.5箱梁浇筑

3.5.1最终验收项

最终验收项包括:支座验收,PVC排水孔验收,预埋检查人孔验收,预埋电气验收,支撑系统验收,钢筋验收,灌浆管验收,混凝土浇筑高程验收,预应力波纹管验收,浇筑用平台验收,浇筑仓面清洁验收,模板验收。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对柱模进行改革,既提高工效又加快柱模的周转,同时保证了柱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板模采用早拆支撑体系,可将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期长的影响大大降低,加快模板的周转。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李翔,梁源.后张法有黏结预应力施工工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6):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