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分析

唐灵芝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湖南湘西416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探究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治疗脑卒中偏瘫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6五月~2016年五月在本院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的康复护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并做相关的训练。通过对护理过程数据的记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的康复护理,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多以偏瘫的形式出现,我们常称其为半身不遂。[1]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严重者可引起死亡。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虽然在临床中对其治疗方法比将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死亡率,但是残疾率依旧居高不下。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2]。这也就对我们的康复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五月~2016年五月在本院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的康复护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为43~70,平均年龄(53.2±4.5)岁。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46~71,平均年龄(54.4±4.3)岁。进行相关检查,120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经过CT进行确诊。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上下肢体功能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在征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在两组患者在患病三周后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对两组患者进行规律性康复护理。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以及相关的训练。详细制定主要护理的问题,如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沟通障碍,认知障碍;自理能力下降,源于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方面[3]。

第一,运动功能障碍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数据的记录,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第二,言语功能障碍的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安排相关课程,包括发音器官锻炼、发音练习、读字训练、用语训练、会话训练、阅读训练等。

第三,心理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是家属掌握重点并引起重视,积极配合治疗;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减少负面心理,身心放松。

第四,医护人员的要求:对医护人员进行系列培训,了解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及时掌握患者的状态,悉心记录相关数据,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有效帮助;向患者讲解正确翻身方法以及肢体摆放位置,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病人家属讲解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包括(1)偏瘫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家属陪护怎样做(2)偏瘫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事项(3)偏瘫患者重返社会怎样做(4)偏瘫患者营养配餐在日常生活中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恢复。

第五,预防措施:要有应急备案,防止跌倒,走失突发状况等情况的出现,密切与患者保持联系,详细记录数据,及时掌握患者的最新情况,对于突发状况,可以及时作出有效的处理。

第六,日常生活护理:保持血压的稳定,控制血糖血脂,正确引导患者饮食健康。禁止抽烟喝酒和进食辛辣食物,避免过度操劳,安排定期复查。

第七,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包括:(1)平衡杠内的步行训练;(2)拄拐步行训练;(3)控制双肩步行训练;(4)控制骨盆步行训练;(5)上下楼梯的训练;(6)坐姿训练;(7)平衡训练。

1.3疗效判定结果

表1无效:肌力Ⅱ及以内;有效:肌力提高至Ⅲ级;显效:肌力提高至Ⅳ—Ⅴ级。

表2采用Fugl一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表1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U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表2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恢复患肢的运动功能是脑卒中偏瘫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根本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了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4]。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的患者,患者的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康复护理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更有信心,更加积极的去接受和配合治疗,并且多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状况,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5]。根据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的过程与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的康复护理,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恢复神经功能障碍,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减少或减轻后遗症的效果,可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卓雅淑,张海玲.脑卒中偏瘫四期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对策[J].现代医院,2013,23(07):80一81.

[2]许孝梅,耿利琼.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4,31(11):980一981.

[3]秦祖梅.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4(20):306一307.

[4]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36-3538.

[5]赵雅宁,郝正玮,李建民.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5):74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