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业余党校思想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业余党校思想建设

石嵩麟

石嵩麟(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

摘要:不断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党员党性修养的时代内涵,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引导党员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高校业余党校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业余党校;思想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在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要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全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党的思想道德建设,以改革开放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高校业余党校要深刻认识、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在国家和民族的整个文化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国家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价值取向和奋斗方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加强高校业余党校思想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为党员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加强高校业余党校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新时期高校业余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提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才能在关键时刻不动摇,危机时刻挺得住,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有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提升自觉意识,升华思想境界,把真学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科学的政治信仰。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只有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才能真正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也才能说真正具有了党性。

2、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作为高校业余党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高校业余党校学员不仅要带头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指导行动,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必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武装思想,陶冶情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千百年来,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它既是一项政治原则,又是一个道德规范。高校业余党校要使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内在积极性,使其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形成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心灵深处扎根。

3、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高校业余党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阐明了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也是党员的道德底线。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当前社会,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奢靡、浮躁、贪占、跑要等歪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缺乏道德的荣辱感,对违法、违规、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不以为非、不以为恶、不以为耻,这是道德堕落的直接诱因,对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个人品德建设写人党的报告,强调党员个人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切实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求每个共产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最基本的道德评价标准,一旦内化为每个共产党员的个体品德,就会成为一股向善的内在动力,使行为主体在情感和意志上排斥和克服那些错误的思想或不良的意念等消极因素,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评判,从而达成自律,进而内化为每个党员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自我约束机制。

三、高校业余党校要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业余党校要引导每位共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入学习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清醒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社会思想的主流和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1、高校业余党校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活动的时候,高校业余党校也要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业余党校思想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是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是重要环节,队伍建设是关键,以发展为主题,以校园文化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学校建设和发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要用正确的理论,而且要用正确的实践说服人、引导人、教育人。各级党组织在倡导、组织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要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追求,内化为价值观念,内化为广大成员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让高校业余党校成员努力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坚定执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忠实传承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带头践行者。

2、高校业余党校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我国高校校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要加强领导,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和工作到位,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干工作、促发展的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足干劲,精神百倍,立足现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对高校业余党校成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用民族精神团结和凝聚起巨大的发展力量;高校业余党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师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意识,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多元社会思想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

3、高校业余党校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动者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和谐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员干部群众心中的认知,带动他们深人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作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南针、参照系。要积极引导高校业余党校成员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意识,一方面,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创新。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努力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出成绩;要充分发挥高校业余党校的特点,引导高校业余党校成员成为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力量,努力营造人人尚荣而恶辱的新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高度的政治任务来抓。不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新时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陶冶思想情操、锻炼革命意志、弘扬道德风范的立身之本。干部只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真正引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1]王兆善.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领导科学,2008,(2):39-40.

[2]秦良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93-96.

[3]许晓菁.高校党校办学要创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