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 1

浅析高中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于文海

云南衡水实验中学西山学校

直觉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扮演者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他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可以将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有了答案,这种能力在数学学习,尤其是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很多老师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我们逻辑思维的培养上,从而忽略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很使得我们思维发展不均衡。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学习中我深深的感受到直觉思维能力带来的益处。对于提高数学直觉思维的方法,我也总结了下面几点:

一、夯实基础,为直觉思维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直觉思维能力的提升绝不能光靠"运气"和"天赋",虽然直觉的获得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的,但是如果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很难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的。因此,我们要明白"直觉"不是凭空猜想得来的,它是需要有一定的依据的,坚定、扎实的基础是我们产生直觉思想的源泉。我们所具有的知识越丰富,思维逻辑能力越强,猜对问题的概率也会越大。那么,对于高中生来讲怎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呢?首先,我们需要广泛的阅读一些课外读物,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为直觉的创造提高条件。其次,我们需要对一些基础题型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此来夯实所学的基础知识,达到所谓的"熟能生巧"的地步。

二、多进行合理的猜想,培养直觉思维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突然之间就产生了这种想法,这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突然的想法"就是直觉思维产生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思考,而思考和猜想是密不可分的,当同学们学会了怎样去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就能渐渐的掌握思考的方法,从而发展直觉思维。在高中数学的做题中,我们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以此来提高做题的效率。比如说,在学习《等差数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记得课本上有这样一道题目:第一组的数学列是:1,3,5,7,9,11,13;第二组的数列是:2,4,6,8,10,让我们根据这两组数据猜想出等差数列的公式。看到这样的题目不要害怕,可以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当然在猜想的过程中可以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向老师和同学"求助",这样能更好的抓住正确的假设方向。在这道题的解答中,我们可以假设这两组数学为常规数字,对于任何实数R都成立,观察这两组数据可以知道"3-1=2,5-3=2……10-8=2",每组数列中前一个数字减去后面一个数字的值都为一个常数2。然后再找到一些其他的等差数列,可以发现,前面数字减去后面数字的值不一定为2,可以是任意一个常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对于数列{an}的公式有:an-an-1=d(常数)。在学习中不断去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的直觉思维能力,同时还能让我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的有逻辑、有条理。

三、善于发现数学中的"美",以审美视觉发现问题

数学中还有很多的美学元素,比如图形的对称性,概念的逻辑性、统一性和创造性等。法国数学家阿达马就曾指出:"数学直觉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对美感的意识,这也是对数学本质的一种直觉感悟。可以说,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和其审美能力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要想培养自身的直觉思维能力,加强自身的审美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就需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数学中的"美",比如说在学习代数的时候,我们需要掌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分散开来进行学习的,但是在一个章节的学习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都可以用"ax+bx+c"的形式来表示,这是他们之间的共性。通过一些数学规律的揭示,可以很好的发现其中的统一美、和谐美。将数学知识与"美"的意识相结合,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对数学这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数学"美"的艺术熏陶下,我们的直觉思维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总结

高中阶段数学意识的培养工作非常的重要,它不仅是学生知识积累的关键期,也是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因此,要想得到真正高质量的数学学习,加强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磊,《谈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策略》,韩山师范学院报,2016(12)[2]游含启,《高中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浅析》,基础教育参考,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