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置

李存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中学733012)

【摘要】:数学课外作业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与升华。是学生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再现、加工和应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障碍和及时调整教学的目标和方法的重要信息渠道。科学合理地设计、布置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作业繁多而且重复;作业没有弹性,缺乏层次性;作业多是书面作业,缺乏活动性等等。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人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在作业设计上做了几个方面探索并加以实践,收到了较理想的成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有效设置;

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改革上,作业设置与批改的创新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的设置与批改必须有新的理念和创新。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傀儡。所以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形式多样化,避免题海战术,避免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最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一、课外作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要开发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就必须营造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其心理压力就大,学习的兴趣和情绪便会低落,这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际上是在较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孩子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点燃孩子求知欲望,最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二、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完成的现状。

在此,我依据教学经验来看,初中生的数学作业完成情况很不理想。很多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对作业兴趣不高,抱怨作业量大,负担重。因此,老师必须改变传统作业设置模式,对作业设置有效性进行探索。

2、教师对课外作业定位、目的及意义认识上的误区。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补充和升华,数学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是学生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障碍和及时调整教学的目标和方法的重要信息渠道。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

3、实际教学中作业设置存在的具体问题。

(1)作业繁多而且重复,缺少灵活性。(2)作业内容和形式固定、单一,作业没有弹性,缺乏层次性;不能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因人而异地设置作业,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抑制了学困生成绩的提高。(3)作业多是书面作业,缺乏活动性,像口头作业,实验作业,手工作业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不能灵活地应用在教学中。(4)作业由老师指定,缺乏学生的个体体现;固定的作业格式,固定的作业内容让本就枯燥的数学学习更觉乏味,自编作业,自选作业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业形式不能有效地应用在教学中。(5)评价作业注重结果,缺乏激励,忽视评价的过程性。

三、作业设置中遵循的原则和注重和注意的地方。

(一)作业设置中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4、选择性原则;5、探究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7、差异性原则;8、多元评价原则.

(二)作业设置中注重和注意的地方。

1、精练作业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技巧性太强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努力达到练一题而知一类,把学生从不必要的机械性重复中脱离出来,从而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负担。

2、注重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作业内容要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梯度,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尤其是创新成功,有效避免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局面。

3、注意作业布置的拓展性

以课本知识为基本点,把与基本点相关的邻近区域内容为拓展内容来布置作业,实验发现这样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更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增强了作业的实效性。

4、创新作业布置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完成,在练习中感受乐趣。作业的布置可以针对要学习的问题,精心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四、设置形式多样的题型,以增强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1、知识型作业。2、观察查阅型。如学完《勾股定理》后,我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物体及它们的应用。3、动手实践型。4、合作探究型作业。通过探究性作业,我们完全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片面的,众人合作才会思考全面。5、分层型作业。6、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开放题,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完成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激发兴趣,体验成功,以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7、生活型作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总之,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转变数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努力提高布置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需求服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或设计一些数量适当、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作业不仅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工具,而且要成为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