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配电自动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

秦福军

(国网北京市怀柔供电公司101400)

摘要:简单介绍配电自动化的概念、作用和特点,分析目前电力企业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改造;问题

1引言

在电网系统中,配电系统是直接面向电力用户的重要环节,主要由馈线、降压变压器、断路器以及各种开关等电气设备以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和计量仪表、通信等装置和控制设备等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推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改造,这符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所谓配电自动化系统(DAS)就是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对配电系统中的在线和离线数据、配电数据以及用户数据、配电网的结构和地理图形等信息进行集成并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有SCADA系统、电压/无功控制、保护的协调管理及控制、馈线控制、故障处理、自动抄表和负荷管理等各个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各种数据的采集、对系统各个电气设备和部件运行状况的监控、系统故障诊断、负荷转移、网络重构、线路损耗计算、电压管理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利用率及工作效率,降低线损,实现配网精细化管理,提高电网运行和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1]。

3电自动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3.1“三盲”问题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中的“三盲”问题即盲目追求“三遥”率、盲目追求高级应用、盲目追求大型主站建设。由于我国在推进电网自动化改造的步伐,部分电力企业在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对自动化技术的了解不够全面,误以为“三遥”率越高越好,甚至有的企业将所有的开关都配置了“三遥”装置,增加了自动化改造的成本以及后期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成本。而且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和改造的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应用,但是部分企业误以为越高级的应用效果越好,盲目选用过于高级的应用,但是缺乏配套的设施和技术人员,反而降低了配网的可靠性。部分企业在进行配网建设和改造时,对未来的规划不够清晰,只是盲目追求大型主站的建设,造成了投资的浪费,降低了配电网的实用化率[2]。

3.2故障指示器的质量较差

故障指示器是安装在配网自动化的终端,通常在架空线路或电缆效率的一般节点上,其数量较多,且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配网自动化的改造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故障指示器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导致实际采购到的故障指示器的规格、型号、功能,甚至是产品质量各不相同,给后续建设和实际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阻碍。

3.3管理运维较为混乱

在配网自动化的逐步改进过程中,由于相关操作和应用的技术较传统技术有了较大的改变,而部分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新系统和设备的信心度不足,或者对新技术和设备存在抵触心理,使得新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及管理模式没有有效落实,仍然存在过多的人为干预的现象,没有发挥出自动化系统的最大优势;而且由于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并处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使得在自动化系统的运营管理中存在互相推诿、分工混乱、运维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4电自动化改造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4.1解决“三盲”问题

首先应该加强电力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对配电自动化改造相关技术的认识,掌握“三遥”的利弊并对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地区进行合理的定位,根据其供电区域的类型进行科学的判断,在其中的关键节点装设“三遥”装置,而其他非关键节点,如分支开关和无联络的末端站所可以使用“二遥”装置,而一般的线路节点则可以使用带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此外,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高级应用问题,应在改造施工前期对现场设备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对一些处于恶劣的运行环境中的设备可以加装如湿度采集、通风机控制等高级应用,但是其他的较好的环境中的室内开闭所内的设备则无需设置高级用于,以节省改造成本。最后,在进行配网自动化改造之前,改造方案的设计和决策者应充分考虑3~5年后配网实时信息总量的范围,并根据大、中、小型主站的差异化进行合理配置,通常规定小型主站的配网信息总量在10万点以下,中型的则在10万至50万点之间,而大型的则在50万点以上,然后根据配网信息总量来选择适当的建筑主站的规模。

4.2严格控制“一遥”装置的质量

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的技术要求和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制定出统一的“一遥”装置的采购质量标准,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采购的故障指示器等电气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查,确保所有电气设备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3加强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

首先应自上而下加强对配电自动化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对相关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制定详细的班组制度和每个岗位的职责内容,做到分工明确,并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要充分信任,提高其实用化水平,发挥其快速方便的优点;其次对运维管理中的调度、通信运维、配电工区等进行分工明确和充分的沟通,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一方面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未完成自己相应的职责内容的个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惩罚;最后应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理论培训,加强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进步,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

5结语

目前人们对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成为顺应时代发展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必要趋势,但是在目前的配电自动化改造阶段仍然存在一些盲目建设和改造的问题,以及管理、运维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不同的问题和难点,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形成适合各个实施地区的高效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侯庆雷,李超,崔大明.配电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58-158

[2]樊媛.浅谈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J].工程技术,2016(8):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