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论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

张冰丽

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152000

摘要: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当某一商品品牌推出时红红火火,过一段时间后就发现,有些名气不那么响了,有些直接销声匿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市场竞争的激烈,二是自身品牌是否过硬,值得让用户一直关注。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也一样,要想让我们推出的服务品牌一直受到用户的亲睐,就必须使我们的品牌具有黏性。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特征分析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牌是服务项目或服务组织的附加价值。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活动中,体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优势、特点和优势,体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声誉和影响力。最好的服务品牌往往是一个图书馆,甚至一个城市,甚至一张民族文化名片。

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与经济品牌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公共图书馆品牌与民族文化品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的生动实践

目前,公共图书馆是否拥有服务品牌,甚至是否拥有知名的服务品牌,已经成为衡量公共图书馆(或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积极创造和生动实践服务品牌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文进图书奖”最大的特色是倡导和引领当代全民阅读时尚,树立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核心业务的服务品牌。正如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goldsmithcollege,universityofLondon)社会学家西莉亚•拉里(Celialary)所指出的,品牌是定位的旗杆,它所说的和它所说的一样重要。深圳的“图书馆之城”也是一个典范。深圳市图书馆研究出版的《深圳市图书馆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和《深圳市、深圳模式——图书馆城市》、《图书馆城市》两本书对深圳市服务品牌建设进行了系统总结,从探索、创新、成果和展望四个维度,体现深圳人打造图书馆文化意识服务品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图书馆发展之路。另一个例子是“上海图书馆讲座”。“上面”从最初的专题讲座内容当前政治事务发展成大型宏观信息讲座、系列讲座的城市文化,国际知名论坛,这个词“海”诗歌朗诵等六大板块18系列,形成以上背诵,智慧、演讲厅、会员沙龙,志愿服务,如新的服务模式,打开微信公共数字新媒体平台分享音频、讲座,广播电视讲座光盘网站书籍、讲座,研讨会、讲座等多媒体知识传播新形式。

文进图书奖为了的情况下,深圳的“图书馆之城”,这是整个地区,“上海图书馆讲座”,这些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典型案例总结出的新体验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展示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的新实践。为全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智慧。

三、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新途径

众所周知,制定方案、调研、组织、宣传报道、维护等工作都是打造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必不可少的步骤和方法,对于这些方法本文也不再过多去讨论。下面,本文就重点分析打造美诗团这个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过程中的一些新方法、新途径。

1、线上与线下结合,构建读者参与感。现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阅读、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公共图书馆在打造服务品牌过程中,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将分散的读者集合起来,在线上与读者保持联系,线下组织读者活动,让读者参与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提升读者的参与感。例如,石家庄市图书馆美诗团在打造过程中,线上相继建立了4个QQ群、2个微信群和1个微信公众号,每天通过转发背诵篇目,介绍诗人的文章,百家讲坛关于诗歌的讲座音频,相关的图书推荐等内容,来维持各个群的活跃度和用户黏度,同时也提高了我馆诗词类图书的借阅量。线下组织了多场诗词讲座和诗友活动,在美诗团背诵“秋之韵”主题的诗词时,邀请了河北师范大学仇海平老师做了一场《“秋之韵”古典诗词欣赏》的讲座。线上与线下相配合,形成闭环传播,更好地让读者参与进来。

2、借助外来力量,建立读者归属感。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时空和地域被打破,特别是移动社交平台的出现,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美诗团通过社交平台将爱好诗词的读者紧密联系起来,美诗团的诗词诗抄、配图、音频都是爱好诗词的读者提供的。以外,美诗团还借助这些读者的力量,组成了美诗团智囊团和美诗团文章审教群,以保障美诗团的健康发展。正因为读者参与到了美诗团的建设和发展当中,从而对美诗团逐渐产生归属感。读者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同样也会反作用于美诗团,提升美诗团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所以,公共图书馆在打造服务品牌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借助读者、社会人士等外来力量,逐渐建立归属感。

3、重视社群力量,培养信任感。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就可以通过社群将读者链接在一起。何谓社群?在社会学和地理学认为,社群就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是移动社交发展的产物,是以某一种属性将一群人集聚在一起,主要表现为微信群、QQ群、微博群等形式。社群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读者数量,而且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缩短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社群建立后,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很近,当想要满足读者一些需求时,就会更加直接,效率也会非常高。例如,美诗团在建立之初,就通过QQ群,向群里读者发起号召每天背诵一首诗,得到了40多为群友的响应。美诗团各个群活跃度一直很高,出于对诗词的爱好,大家在群里各抒己见,发送自己的诗抄、朗诵音频等素材,逐渐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建立起信任感。因而在公共图书馆打造服务品牌过程,要重视社群的力量,打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4、明确定位,提供相应服务。品牌定位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充分把握知识群体的需要,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品牌能激发用户的兴趣,具有广泛吸引力。第二,能展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品牌定位直接影响以后的发展宽度和广度。“为谁服务,服务什么样的人,怎样服务”是品牌服务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定位明确了,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专题服务是在迎合经济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按照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塑造时尚魅力国际化文化大都市,建设人文浦东为目标背景下建成的,着力打造的是“新、捷、专、精、深”品牌,它的定位服务群体应该是高层次用户。调研报告显示,来专题阅览区的读者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占80.67%,他们需求的服务层次也较高,具有相关专业和行业背景的占有相当比例,对外文文献有需求的读者占38.40%,除对英文原版文献有需求外,还有部分读者对日语、韩语,德语,俄语等语种有需求。

结束语

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上的文化创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通过服务品牌建设,进一步形成服务品牌的中国气质、中国氛围、中国气象、中国魅力,描绘出面向未来发展的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图景!

参考文献:

[1]王亚琳.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社群营销模式探究[J].科技与出版,2018(03).

[2]王彤.图书馆跨界服务研究[D].山西大学,2017.

[3]张伟.浦东图书馆内涵发展的实践探索[J].浦东图书馆发展研究,2011(2).

[4]张婷.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品牌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