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经济实体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经济实体发展研究

邓鸿飞

邓鸿飞

西南财经大学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而我国对于“三农”问题重视程度较高,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设。尤其是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覆盖范围逐渐发展到农村范围,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健全,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农村金融创新展开分析,提出合理措施来推动农村经济实体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经济实体

金融业是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金融的出现,支付方式逐渐多样化,为新时期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服务模式逐渐多样化,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为了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就需要正确看待农村金融创新重要性,整合资源,在配套政策支持下赋予农村经济实体发展动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看来,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可以实现农村资源合理配置,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经济实体发展分析

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经济实体发展是必然选择,符合经济自然发展规律。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以便于满足经济自然发展规律。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开始走上舞台,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和保障。推动农村金融创新,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为农村经济实体发展赋予持久动力,带来更加可观的效益[1]。

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经济实体发展有良好的环境支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在当前大力扶持“三农”背景下,颁布相应政策予以支持,为农村经济实体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当前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大量先进技术应用其中,为农村金融创新开辟了新的环境,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二、农村实体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创新的不足

(一)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少,服务水平不高

纵观当前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农村金融创新力度不足,原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多为农村信用社,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数量较少,致使农村金融业务单一,无法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较少,自然需要在金融业务办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影响到业务办理效率。金融服务中,以贷款为例,由于农民自身的偿债能力较弱,所以贷款的数额较小,在贷款方面处于劣势,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农民[2]。就现有的农村信贷业务来看,除了贷款金额较少以外,借贷手续较为繁杂,导致很多农民的借贷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实体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滞后

农村金融经济发展中,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此种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竞争优势不高,规模小,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局限性较大。而金融服务水平较高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区域分布网点较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未能起到足够的作用。由于金融产品过于落后,农民对金融服务认知不足,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参与金融活动积极性,阻碍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也正是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限,迫切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农民的金融知识储备不足

农村金融业务中,由于金融机构的宣传力度不足,多数农民的金融信息储备量不足,缺乏对金融业务的认知和了解,不利于金融机构业务的顺利展开。由于金融机构宣传力度不足,农民缺乏基本信用常识,影响到金融业务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金融业务办理期间,可能由于客户对业务了解不充分,加剧业务矛盾,极大的影响金融机构的业务办理效率。也正是此类问题的出现,阻碍金融机构正常的金融业务办理,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农村经济实体发展中农村金融创新的应对措施

(一)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实体发展,应该注重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同步创新,结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来丰富农村金融产品种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迎合市场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和网点数量,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实体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对农村金融弄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以改善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更加便捷的办理农村金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扶持力度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颁布优惠政策,提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实现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实体之间的连接。通过此举,有助于深度开发农村市场,形成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朝着机械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同时,加强金融机构改革,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信贷支持,以便于获得更大的便利支持[3]。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重点项目增加扶持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创新转变,形成完善的农村金融业务担保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优质服务。

(三)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监管,降低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创新是推动农村经济实体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其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系列金融风险,影响到农村金融经济发展。故此,应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控制,贯穿于金融服务全过程,最大程度上降低金融风险隐患。推动农村金融创新,需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全面执行,有效规避违法行为出现。农村金融机构在日常金融业务开展中,要求相关人员养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在内部控制下规范化开展工作。依托于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应对,维护金融机构的切身利益,为农村经济实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扩大金融服务宣传,提升农民思想认知

农村金融发展中,为了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实体发展,应该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对金融经济的思想认知。帮助农民了解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目的和具体的金融服务,针对性培养农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通过金融服务宣传,广大农民才能真正了解到金融机构的服务性质,结合自身的偿债能力办理信贷业务,提升信用等级和金融业务办理效率,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稳定运行。只有营造稳定的金融环境,才能实现农村金融良性循环,最大程度上规避不良贷款问题出现。各级政府还要吸引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加入,增加商业银行的网点分布数量,丰富金融服务类型,打破垄断,促使金融服务逐渐规范化发展,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大量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进驻,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开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下,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是推动农村经济实体发展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进驻农村金融市场,丰富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类型,提升金融业务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迎合现代金融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刘洋.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九台市为例[J].吉林农业,2015,34(22):56.

[2]罗本祥.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创新积极推动德宏农村经济发展[J].时代金融,2015,25(09):120-121.

[3]王和平,陈谊.完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黄山市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建议[J].金融纵横,2016,23(08):44-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