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徐丽君

高安骨伤医院330800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及其重要性。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名因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晚期,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影响生活的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各时间段观察和护理的内容。结果:通过对这11名患者的护理,所有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压疮、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术后护理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名因晚期严重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置换术前关节活动度为30°-90°(平均为60°),弯曲畸形为0°-75°(平均为35°),患肢都具有一定肿胀及疼痛。其中多数是男性患者且65岁以上老年人居多。

1.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与病人交心、互动,耐心解释其病情,多给病人鼓励,对其讲一些成功案例,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讲解有关膝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术后效果,使病人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取得病人配合。

2.术后护理:

2.1、患者术毕返病房去枕平卧6h,嘱其禁食禁饮并告知家属及目的,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并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血氧饱和度、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2、切口引流管的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因术中使用止血带,术后常会导致血管反应性扩张和关节内组织切除部位血管残端的出血,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的渗血情况和引流液的色、质、量。要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一旦污染及时更换,按医嘱正确及时治疗,防止感染。术后1-2h伤口引流血性液体400ml以上应及时通知医生。

2.3、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15°,膝关节屈曲15°,保持中立位,常规冰敷关节24h,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注意足背动脉搏动,皮肤色泽和温度。

3.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术后最常规的症状,除造成患者痛苦不安外,同时直接影响手术关节的功能恢复,必须给予重视,积极采取有效镇痛措施,术后早期疼痛,多因手术创伤引起,可用派替啶50-100mg肌注或曲马多100mg肌注均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条件允许时可使用连续性镇痛泵,定时定量静脉均匀地注入镇痛剂。

4.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泌尿感染

5.预防褥疮,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清洁、无碎屑,防止皮肤擦伤,鼓动和协助患者翻身,经常翻身是预防褥疮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6..生活护理:给予患者关怀,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家属做好饮食护理,排尿排便护理,尽量满足患者基本需要,保持病室环境和床单位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7.功能锻炼:

7.1、术后0-2天,此期患肢大棉垫加压包扎,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7.2、术后3-5天,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增加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患膝关节的主被动伸屈活动,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度。

7.3、术后6天-2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开始扶步行器或床尾练习站立,此时重心在健侧下肢,以后重心逐渐向患肢过度,开始扶步行器或拐杖行走,行走时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步行器向前。

8.出院指导:

4-6周内不做主动下蹲动作,行走时不可急停或骤然旋转,防止跌倒。6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

【参考文献】

[1]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王惠琴.临床骨科护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8;52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