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杨培新黄硕薇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室中心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从2014年1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临床满意度及科室护士职业成就感的提升情况。结果:科室实施了各项优质护理措施后,供应室的临床满意度从实施前的71.8%提高到98.025%,护士职业成就感从实施前的15分提高到27.12分。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满意度,增加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也促进学科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毒供应室;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08-02

随着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本着“服务于临床”的宗旨,做为医院的各种无菌物品供应及院感控制管理的哨点科室,虽然不是在临床一线上直接为病人服务,然而对病人生命服务质量要求却胜于一切。消毒供应中心于2014年1月份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从而促进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及提高科室人员素质,现总结如下。

1.资料

科室共有护士8名,其中6名护士持有消毒员上岗证。临床满意度调查数据来自医院客服中心,护士职业成就感包括团队凝聚力、自信心、展示自己、学习新鲜事物、拓展思维、沟通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7方法,每项5分,由护理学科带头人发放给科室护士自评测试。

2.方法

2.1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细化工作职责,优化各工作流程

科室定期的组织学习讨论,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细化工作职责,合理分工,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注意了细节的服务,工作质量、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科室通过组织学习并讨论制定各工作流程,制定成图表,悬挂于各岗位及仪器上,以方便人员的操作。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定期对各工作流程进行修改及补充。

2.2拓宽服务范围,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改变过去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各科室自行处理的分散式管理转变为统一由供应室集中管理。科室实施了回收、清洗、检查包装、消毒、干燥、灭菌、下送的一条龙服务,把临床护士从繁琐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减少了在领用、交换物品等各种“跑外”工作上的时间,保证临床护士全身心投入临床工作中,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使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得以保障。[1]

2.2.1科室每日定时到临床科室回收污染物品3次,分为7AM、10AM、2PM,实行全程密闭式转运,减少了临床医护人员接触感染机会,加快了临床复用诊疗器械及物品的周转,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直接降低了院内感染机会。

2.2.2实行了网络无菌物品请领,由临床护士每天两次的发送科室所需无菌物品的数量,再由科室进行统一发放下送,确保无菌物品供应及保证质量。

2.2.3实行网络一次性无菌物品请领,由科室专人负责统计每天并发放下送至全院各科室,并根据全院一次性无菌物品供应商及型号的变动,及时的修改物品请领申请表格,并统一发送至各科室领料员的邮箱,以方便请领申请,确保全院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供应。

2.2.4制定紧急供应流程,最大限度的保障临床需求,科内工作电话实行“首接负责制”,谁接听,谁负责,认真了解临床科室的来电需求,及时处理和反馈,做到接听有记录,有人负责落实,有反馈记录。[2]满足临床科室工作的急需供应,提高与各科室间的协作,减少工作中找不到责任人及相互推诿的现象。

2.2.5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满足临床科室特殊需要包及小包装的无菌物品制作及供应,如银质针包、针刀包、特殊感染敷料包、大棉垫包等,方便了临床医生的使用,对换药时敷料的使用进行控制,避免浪费,也为了临床一线提供方便,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2.2.6加强与病区医生的沟通及协作,对于各科室特殊手术器械的要求进行整理并登记,将各科室所需的常备器械进行整理、采购、灭菌,列为各科室常备器械,以方便临床使用的需求。

2.3规范管理,提高科室护理品质

2.3.1为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各临床使用的物品如换药包、清创包、切开包、口腔护理包、敷料罐等进行通用,缩短物品在科室周转的时间,做到资源共享,保证充分供应,从而保证各临床科室的工作顺利进行。

2.3.2科室持续开展品管圈活功,进行“降低病区器械打包出错率”及“提高锐器保护的准确率”的品管圈活动,成效明显。为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航。

2.3.3注重细节服务,鼓励科室护士集思广益,注重平时工作中的改进,将合理化建议列为护士考核加分的项目,科室护士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了剪刀保护套、导针保护套、器械清单、无菌标识牌等。

2.3.4加强院感管理,强化安全护理,消毒供应中心虽然不直接与患者进行服务,便其灭菌的医疗器械的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感染离的重要环节。科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3]在工作的各标准流程中,科室护士佩戴防护用具,合理的进行,时刻保证自身安全。对于下收下送的转来车辆规范保洁和消毒处置,加强科室人员的手卫生,及时进行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4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2.4.1科室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早会后进行早读,每周进行学习消毒供应行业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供应岗位教程等,每月进行考核。科室人员多次参加省级消毒供应相关会议。通过学习及技能培训,提高见识,增长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为科室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4.2科室护士通过微信订阅“CSSD理论与实践”等相关信息平台,人人关注消毒供应中心前沿信息。

2.4.3科室通过制作相关的消毒供应中心知识的幻灯,并进行小讲课,以提高各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及带教能力,综合的提高自身素质。

2.4.4通过科室人员自查反馈严格把关,每周进行护理质量反馈会议,分析总结原因,杜绝事故发生源,细化及改进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5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持续改进工作

2.5.1科室建立临床意见反馈表,科室护士分管责任病区,经常前往各科室收集对物品供应及使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物品质量及使用、配置情况,针对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理改进工作,同时与手术室建立携“手”“供”建的微信群,通过意见的收集及沟通反馈,及时完善和更新物品配置以满足物品的需要,提供更满意及更有效的服务。

2.5.2在临床专科护士的帮助下,科室人员积极学习临床护理新知识,掌握各科护理动态及特点,增进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2.5.3通过每月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意度调查表意见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纳各理化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3.结果

3.1临床满意度调查

通过医院客服中心每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次抽查6个临床科室,自供应室开展优质护理以来,临床满意度呈逐月上升趋势,基中满意度最低为82.4%,最高为100%,平均98.0.25%。

3.2科室护士职业成就感

护士职业成就感包括团队凝聚力、自信心、展示自己、学习新鲜事物、拓展思维、沟通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7方法,每项5分,由护理学科带头人发放给科室护士自评测试。护士职业成就感从实施前的15分提高到27.12分。

4.结论

在科室实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们能端正认识,明确观念,改变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紧密配合临床的检查、治疗、手术、抢救工作,全面开展主动服务模式,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无菌物品。在当前开展的优质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形成了“中心围了临床转,临床围着病人转”的良好格局,做到以优质护理服务为临床护理提供基础保障,取得了患者满意、科室满意、医院满意的“三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小蓉,王继海,游励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再生医疗器械实施集中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5);572-574.

[2]范柯君.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体会[J].淮海医药,2016,03,第34卷,第2期;238-240.

[3]李燕.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W].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第15卷,第77期;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