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临床价值

黄建玲

黄建玲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535000)

【摘要】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在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行超声检查的1200例怀孕18~39周的孕妇,分别采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对孕妇实施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二维超声对胎儿前腹壁检查的总显示率为98.3%,三维超声对胎儿前腹壁检查的总显示率为88.3%。两种检查方式对比,三维超声显示率明显低于二维超声显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例数占据胎儿前腹壁缺陷总数的95.0%,确诊率为90.0%。三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例数占据胎儿前腹壁缺陷总数的100%,确诊率为95.0%。两种检测方式诊出率与确诊率对比,三维超声检查更具优越性,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在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胎儿前腹壁缺陷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047-02

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胎儿胚胎阶段前腹壁发育不完善,致使缺陷存在,其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有脐膨出与腹裂两种[1]。临床上多采用二维超声对其进行检测,但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本文主要通过对行超声检查的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以评价其在临床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行超声检查的孕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63±2.31)岁。孕周为18~39周,平均孕周为(26.31±20.10)周。其中孕周为18~24周的孕妇有560例,孕周为25~34周的孕妇有380例,孕周为35~39周的孕妇有260例。

1.2方法

1200例孕妇均采用GEVoluson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频率为3.5~5.0MHz。所有孕妇均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主要参照顺序扫查法对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观察其是否符合各项指标。同时还应密切注意羊水数量及分布。对孕妇体位进行适当改变,促使胎儿前腹壁充分暴露,对胎儿脐部进行显示。对感兴趣区进行多平面观察,获取三维图像。对超声报告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检查图像进行保存。

1.3观察指标

对二维超声以及三维超声前腹壁检查检查显示率及缺陷检出率进行统计与对比[2]。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检查显示率

二维超声对胎儿前腹壁检查的总显示率为98.3%,三维超声对胎儿前腹壁检查的总显示率为88.3%。两种检查方式对比,三维超声显示率明显低于二维超声显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超声检查显示率[n(%)]

2.2超声检查诊断率

经生产、引产等证实存在胎儿前腹壁缺陷的有20例。经二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的有19例,漏诊一例脐膨出,诊断出的例数占据胎儿前腹壁缺陷总数的95.0%,确诊率为90.0%,一例误诊,将脐膨出诊断为腹裂。经三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的有20例,诊断出的例数占据胎儿前腹壁缺陷总数的100%,但确诊率为95.0%,误诊一例,将脐膨出诊断为腹裂。两种检测方式诊出率与确诊率对比,三维超声检查更具优越性,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二维超声为临床诊断胎儿发育是否正常的主要检测手段,但由于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导致部分胎儿被误诊。三维超声则可以较为直观的观察前腹壁畸形外翻突出的包块及体积和整体轮廓,是二维超声检测的重要补充,在临床检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3]。

胎儿前腹壁畸形是指前腹壁皮肤肌层的异常发育所致的各种畸形,胎儿前腹壁缺陷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主要有两种:腹裂和脐膨出。腹裂也被称为内脏外翻,指胚胎发育过程中脐旁腹壁的真正缺损,伴随内脏脱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胎儿胚胎发育时期腹壁形成时,两襞中一襞没有完全发育,但已经在中央汇合,导致该侧腹壁发育出现缺陷,从而形成腹裂畸形。脐膨出胚胎时期外胚层与中胚层褶沿中线融合失败,导致正中线处脐带周围肌肉、皮肤缺损,腹膜及腹腔脏器一起膨出体外,膨出的内容物表明覆盖部分羊膜及腹膜,该畸形多合并染色体异常。腹裂的超声显示表现为腹壁连续性中断,常位于脐带根部周围,缺口有时较大,腹腔脏器漂浮于羊水中,无羊膜包裹,如缺口较小,腹腔压力小,脏器未突出于羊膜腔或仅有小段肠管脱出时则容易漏诊;脐膨出的超声表现则是胎儿脐根部有一外突大小不一包块,边界清,表面覆盖包膜,脐带附着于包块的顶端,包块的内部为肠管或实质性脏器,较小或较大的脐膨出则容易漏诊,前者疝口小,不易发现,后者则易将包裹羊膜误为正常腹壁。

在本次研究中,腹裂检出的时间最早在第16周,且腹裂胎儿中有9例属于单纯性腹裂,占据腹裂胎儿的大多数。脐膨出检出的时间多在28~38周之间,相对于腹裂检出时间较晚。由于胎儿发生病变的程度均有所不同,进行临床预后时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至关重要[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显示率进行对比可知,二维超声显示率明显高于三维超声,但在20例前腹壁缺陷胎儿检测中,二维超声漏诊一例脐膨出,该例漏诊原因为疝口小,膨出物小,而三维扫查时在取样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该例没有漏诊;有一例将脐膨出诊断为腹裂,而三维超声20例全部检测中,虽有一例将脐膨出诊断为腹裂,可检出率与确诊率均高于二维超声,但三维超声检查受诸多条件影响,如胎儿位置,胎儿腹壁靠近子宫肌壁或羊水量少导致没有很好的声窗,各种原因导致三维图像显示不清。由此可见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均有优劣,因此在临床进行胎儿前腹壁诊断时,应将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进行充分结合,相辅相成,以提高胎儿前腹壁缺陷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应注意,在应用三维超声时,需保证操作者手法娴熟、思路清晰,以在不断提高显示率的基础之上,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郑转梅,余珊珊,姜珏等.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02)121-123.

[2]颜幸燕.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01):86-88.

[3]钟静,尹家保,周素芬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腹裂与脐膨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01)4-6.

[4]唐熙,宋苏云,王丰湖.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体表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22):3659-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