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探讨

邵望中

(平煤集团八矿机运区,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煤矿机电设备虽然在我国的煤矿生产工作中得到较为普遍的使用,但在安全管理及维护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煤矿产生企业注重对煤矿机电设备生产条件及生产环境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全面掌握煤矿机电设备具有的特性及生产参数,针对问题探索有实施价值的解决措施,切实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维护工作,是不断保障煤矿机电设备产生质量及提升设备工作效率的前提。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措施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煤矿企业开采作业逐渐实现了机械化,且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为我国煤炭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用数量的增多,机电设备管理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基于此,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大部分的煤矿企业当中,实际生产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利益的提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相关管理工作有所忽视,同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健全管理制度,这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产生这三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①煤矿过于重视生产任务,将其放在了首位,关注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机电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②尽管很多煤矿制定了机电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将其完全落实在实际工作当中,成为了摆设和形式;③很多煤矿并没有依照其中的制度对机电设备实施管理,导致管理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极大的影响了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1.2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

当前,在很多的煤矿当中,对于安全管理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此外,在很多的小煤矿当中,由于没有素质较高的机电管理人员,也没有制定严格的机电安全管理规范,所以出现了很多的机电设备安全问题。①在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以及维护的过程中,监管人员并没有对设备实施全面细致的检查,更没有意识到深层次的安全问题,只是检修工作放在了记录数据和资料上,导致了设备的运行产生了很多的安全隐患;②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执法理念,对于已经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处理,所以各项问题反复发生;③在实际生产的各项环节当中实施的机电设备管理范围比较广,所以,在实际安全检测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为抽样检测,其中的随机性比较大,可靠性以及客观性比较差,这便引导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1.3煤矿机电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差,属于高危工种,在大众的认知下是一份又脏又累的苦差事,同时还会面临各种不安全因素。现阶段,很多中小型的煤矿企业中,机电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一些临时工待遇差,机电队伍流动性较大。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有很多小型煤矿中机电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机电设备相关故障理解不深,在相关工作开展中,往往是凭借经验实施,不利于故障的监测、排查以及维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矿向现代化企业发展步伐。

2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措施

2.1提升运输设备管理水平

井下防排水装置方面,按照《煤矿安全章程》规定,井下至少要配备3台以上的水泵,其中2台作为常用配置,1台备用,且水泵功率能随时保持最大输出状态,能够在18h内排出24h的极限供水量,相应的配套设备如水管、水袋、水箱等也要求能够支持水泵作业,备用水泵也要定期开展检修活动,评估其工作状态,保障井下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即时排出渗水,为井下作业人员争取逃生时间。在井下电气监管方面,防爆电气设备是必须安装的安全设施,它的可靠性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首先,井下电气设备必须要选用专用的阻燃防火电缆,在高压高热环境下能够有效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其次,电缆在工作时不能处于紧直状态,要保障电缆时刻处于自然松弛的状态,避免电缆在工作状态下破损或断裂引起的结构断裂;最后,电气设备总体要处于综合保护装置的维护和监管下进行,使照明设备和运输升降装置处于可控状态。

2.2建立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内控管理是改善井下生产环境,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管理制度应当首先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起到规范引导作用,是员工使用机电设备的守则和基本套路,通过规范化操作避免人工错误引起事故;其次,管理制度应当确定机电设备的维护周期和检修周期,结合企业开采强度和设备具体情况规范监督岗位职责,对员工的错误施工予以指正和完善;最后,要通过管理制度体现对人员的赏罚,将绩效指标和制度规范相结合,体现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正确态度。

2.3注重增强人员管理和配置

注重人员管理及配置,不断完善各岗位的人员配置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以机电矿长为主线的机电设备人员管理机制,将每个岗位的责任落实至个人,运用责任管理制度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划分管理内容,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中,实现对机电设备安全事故的全面防护。与此同时,注重安全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及技术水平,要求每一个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均有较高标准的资质;不断增加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确保每一个矿井均安排有一个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机电设备维护及管理责任落实至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的身上,实施岗位人员责任制度。运用逐级逐项的责任配置方法,将责任进行细化分解,使其形成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

2.4加速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改造进程

科技是增强煤矿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中,还需要重视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在具体设备管理、维护中,需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带动整个企业健康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技术改造投入,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材料等,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科研工作,研究出最佳的技术改造方案。

2.5强化对相关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在现代化的煤矿管理理念中,将故障消灭与隐患阶段,将安全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提升管理的前瞻性,避免机电设备故障对生产与安全造成影响,这也是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目标。对于处于运行状态的机电设备来说,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进行维护,排除隐患。在检修过程中,必须保持认真、仔细、负责的态度,保证各项检修操作的规范性。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机电设备,应该逐渐的缩短检修周期,通过现代化技术实施检查,强化检修力度,做好设备防锈、防潮、防尘等工作,为机电设备构建相对良好的运行环境。另外,对于检修具体方面,需要在停产后检修,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同时配备相关的安全措施,煤矿职能部门需要进行严格审核,并对检修后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确保检修质量。

结束语

总之,煤矿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平稳发展的目标,一定要从根源做起,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注重设备管理、强化安全监管等,并将其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将机械设备当中的故障和隐患进行消除,把机电系统真正变成一个安全、高效以及可靠的系统,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升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马路平.关于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探究[J].能源与节能,2017(07):30-31.

[2]代平.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6):11-12.

[3]蒋倩倩.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