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唑仑致固定性药疹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艾司唑仑致固定性药疹1例

王晶

王晶(山东省烟台市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门诊部264000)

【关键词】艾司唑仑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388-0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8岁。因大阴唇水肿,瘙痒,伴触痛1天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天前大阴唇部出现水肿,剧烈瘙痒伴明显触痛,无尿痛、尿急、排尿困难及血尿。询问病史,因1周前入睡困难,曾去医院就诊,诊断为失眠症。开具艾司唑仑10篇,每晚睡前服用2片,已间断服用该药物8片。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冶游史,无疫区居住史。查体:体温36.3度,左右侧大阴唇有2个和1个黄豆大小红色斑丘疹,边界清楚,触感柔软,表面有破溃,有污物覆盖丘疹表面,尿道口无脓性分泌物。刮取分泌物做细菌涂片检查示,葡萄球菌。诊断为固定性药疹。给予炉甘石洗剂清洗患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次10mg,每天1次,10%葡萄糖酸钙10ml加10%葡萄糖溶液40ml缓慢静推,每天1次。3天后皮损消失。

2讨论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都有可能引起皮肤和黏膜损害,并具有起病急,皮损为孤立性或数个境界清楚的圆与椭圆形水肿性红斑的特点,称为固定性红斑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病种,好发于口唇、外生殖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催眠镇静类等,其中催眠镇静类药物主要为巴比妥类。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桌类药物,其安全范围较大,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嗜睡、头昏、乏力等,皮疹较为罕见。本例服用艾司唑仑后导致固定性药疹,且发生在皮肤与粘膜交界的大阴唇,容易与性病混淆。为此,提醒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应引起注意,在使用该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史,避免此类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