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染病社会流行性原因及预防控制分析缪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目前传染病社会流行性原因及预防控制分析缪平

缪平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卫生所防疫科226402

【摘要】伴随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进步,医学药物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流行性传染病仍然是目前医学领域以及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传染病;社会流行性;预防控制

传染病是由于不同的病原体或者是能够引起患病的微生细菌,并且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为了能够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需要进一步研发相应的控制疫苗,并且能够有效控制不同类型疾病的流行。但是,近几年来,新型传染病的病原体不断出现,使得传染病成为目前医学领域中致病或者是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全新的病原体的出现,传统流行性疾病得不到控制,导致人类将面临着新老传染疾病的威胁。

1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原因

1.1财政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严重的非典疫情结束后,虽然财政部门已经对流行性疾病的控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是目前的财政投入力度仍然较为薄弱。如: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县级疾病控制中心需要适当储备各个级别的防护服以及其他类型的防护产品,但是县级财政部门对于应急物资的投入基本为零,只有在发生重大疫情的时候才会予以拨款,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重大疫情的工作原则,同时也会严重阻碍了传染性疾病的顺利开展[1]。

1.2防控制度不够完善

传染性疾病在具体的防控过程中,最为关键以及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基层群众的疾病防控,由于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差,对于卫生健康常识以及传染性疾病的了解甚微,除此之外,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较差,缺少专业的检验人员以及预防人员,对于发病原因的判断、监测以及诊断等均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因此,难以有效防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2]。

2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对策

2.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较为有效防控传染疾病的一种手段,主要是将能够抑制疾病的生物性药剂直接注射到人类体内,能够使得人类自身的身体机能对疾病产生一定的免疫性,并能够提高人类自身的整体免疫能力,如:乙脑疫苗或者是乙肝疫苗等。预防疫苗通常是从婴儿时期便开始进行接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传染型疾病的发生。接种疫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皮下注射、皮内注射以及肌肉注射;皮上划痕;喷雾吸入以及口服等接种方式。

2.2加强卫生教育

在传染性疾病防控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而又科学的宣传体系。针对广大人民群众,需要采用较为平常化以及易懂的方式,使得群众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下接受健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染型疾病的认识。但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传染性疾病知识的宣传需要具备一定的广泛性和科学性。根据宣传方法而言,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宣传原则,注意防控知识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禁止对于传染性疾病知识内容进行夸大或者是缩小,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该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知识内容适当选择,并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更应该注重在宣传过程中的合理性以及语言的柔和性,避免在宣传过程中对人民群众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最终目标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加强宣传教育的群众性,由于宣传地区的生活环境以及人文特点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前期,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查和分析,对于不同地区的宣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性的医学语言和内容,为接受健康教育人群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对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需要适当结合当地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得健康教育的整体内容能够切实满足人群的认知需求[3]。

2.3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

通过加强疫情信息的监测和收集力度,并进一步加强防控人员的培训力度和业务技能,保持传染疫情的信息结构时刻保持畅通,确保疫情信息的完善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其次,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加监测设备的分析力度,以及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并对可能发生的疫情或者是公共卫生问题做出完善的应急准备,包括其中的应急措施以及常规的应急准备。最后,需要提高防控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以及对于传染性疾病的应急能力,并做好实验室的实际计量工作和卫生部门发放的资质认证。建设具有安全性的生物实验室,扩宽卫生部门的服务领域,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一旦疫情突然发生,防控人员能够及时作出准确以及积极的应急反应和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切实加强防控中心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进而提高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4]。

2.4控制疫情传播途径

当传染性疾病突然爆发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突发疫情的地区进行相应的控制,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以及减少传染人群的减少。主要措施包括:学生停止上课、工人停止施工以及商场停止营业等;停止一切可能会造成疫情扩大的活动;及时控制传染病源的水源以及食物;及时杀死感染疫情的牲畜和家禽,并且禁止家禽交易;及时控制已经被疫情感染的人群,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隔离措施,避免其造成更为严重的传染危害;除此之外,需要对疫情进行相应的宣传和防治,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做好预防准备。

结语:

综上所述,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程,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力度。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以及各种健康手段可以使得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到防控传染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防控意识。

参考文献:

[1]冯蕾,熊萍,李漫时等.山东省2006-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2):1407-1408.

[2]覃大章,钟少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3341-3342.

[3]卜令寒,郝晓宁,薄涛等.青岛市医务人员流感及流感疫苗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6):474-476.

[4]黄建龙,王昌建,朱春霞等.环洞庭湖区鸭场禽流感免疫调查及抗体检测情况[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