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液分析仪使用中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浅谈血液分析仪使用中的问题

刘永新

刘永新(双鸭山市中医院155100)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407-02

【摘要】血液分析仪是血液检测中最常用的筛检仪器。本文结合我院两台血液分析仪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两台不同型号的仪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强化使用注意事项。明确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之间的关系,保证血液分析仪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血液分析仪使用中的误诊、漏诊。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使用检验人员检测

近几年,高科技飞速发展,血液分析仪从二分类、三分类发展到五分类,血常规从手工过渡到半自动、全自动的检测。检测原理逐渐完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检验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仪器在不断更新的同时,检测参数显著增多,现在的血液分析仪的优点在于精密度高、速度快、操作容易、功能性强,被广泛用于各级医院。但同时,血液分析仪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操作者对先进仪器性能缺乏了解,异常结果未能全面分析,造成漏诊、误诊以及出现过分相信仪器结果等问题[1]。现结合我院两台血液分析仪遇见的情况,浅析仪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的现象

1.1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是血细胞检测结果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但是人们往往不重视。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小孔直径微小,如果标本采集不当,混合不均匀,管路清洗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都容易造成堵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抗凝剂比例不当,抗凝效果差也易造成堵孔。同时,正确采集标本,应使用EDTA-2K抗凝,标本室温保持6小时内对结果无影响。以上因素都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前提,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1.2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污染

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入血液标本可造成堵孔,使用真空采集系统可防止灰尘进入标本中。分析仪使用时,应按照仪器手册的要求,满足仪器对于空间、温度、湿度、光线、电源、通风的基本要求,这样仪器才能正常运行。血细胞分析仪操作间应保持干净、无灰尘、密闭好,可减少空气中灰尘进入血液标本和仪器中。

1.3试剂使用

试剂应为原厂生产的配套试剂。通过实验发现,不配套使用试剂时,仪器本底高,计数不能达到要求。

2预防血细胞分析仪出现漏诊、误诊

2.1缺乏对不典型白血病的认识

对于不典型的化验结果,部分检验人员由于对白血病临床非典型症状缺乏足够认识,凭主观的判断,不做涂片,就发出报告,导致白血病漏诊。临床检验人员应熟悉白血病的各种临床表现特点,当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超过正常参考值或直方图异常的血标本均应涂片,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确定检测结果。防止各类白血病细胞漏检[2]。

2.2人员素质与高科技之间的差距

部分临床检验工作者只会简单的操作,发出报告,对仪器的原理、性能、校准、质量控制、结果分析、维护都不懂,缺乏正规的仪器操作培训,检验人员仅是一个仪器操作的工具。他们不能正确使用仪器,缺少相关理论知识,不会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甚至强调化验结果是仪器做的不是手工化验结果,来推卸责任。误认为仪器白细胞分群结果可代替镜检分类,致白细胞漏检的发生。

2.3缺乏高度的责任心

检验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仪器性能、操作规程,检查分析报告结果。数据是否有异常,查看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若有异常变化,出现异常图形,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均不正确,需要手工涂片后进一步检测。如果有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可能出现有核红细胞、小红细胞、巨大红细胞,其中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有干扰。有时出现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都会影响检验结果,也应涂片显微镜来验证核实。我院使用两台血液分析仪,ABXMICROS-60,ABXPENTRA-80,使用效果良好。其中,ABXMICROS-60电阻抗法+差别溶解技术,使用方便快捷,检测准确性高,有自动冲洗、反冲功能。血液分析仪参数18项对异常结果提供报警提示,但未能查出成熟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此仪器放置门诊,门诊患者较多,工作量较大,有时忽略了血形态学观察,没做到及时涂片用显微镜检查,出现漏诊,误诊[3]。为了提高检验报告质量,发现结果异常或报警均应涂片用显微镜检查。保证血液分析仪质量的有效措施。ABXPENTRA-8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具有相当好的过筛能力,采用聚集流阻抗法、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和吸光比率原理。分析仪参数26项该仪器提高分析能力,对结果异常有重测功能,无需手工重新进样,先进软件系统。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大不成熟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检测功能。对仪器各项参数及散射图(直方图)均正常标本,不需涂片可以按照结果发出报告。异常直方图需涂片,红细胞系统、血小板系统异常,采用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方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然后报告结果。

在目前,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后,依据细胞体积、细胞核及细胞质颗粒综合分析作出细胞分类。这种检测分类,准确性比电阻抗法高,但高档血液分析仪已不能满足检出临床病理异常细胞的需要。各类血液分析仪尚不具备人脑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对各种细胞形态的综合判断能力。血液分析仪主要是过筛作用,尚不能代替人工用显微镜对各类血细胞(骨髓细胞、异常细胞)的识别和分类检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验结果质量,对异常检测结果需要用显微镜检测和验证。

参考文献

[1]王小林,贾珂珂.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门诊患者过筛作用的评价[J].检验医学,2005,20(4):367.

[2]李顺义.血细胞细胞形态学漏诊分析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41.

[3]丛玉隆,彭明婷.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释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