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18例胃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治疗18例胃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体会

彭建东

彭建东(湖北省应城市杨河中心卫生院432409)

【中图分类号】R656.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363-01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采取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式,能切除溃疡、减少胃酸分泌,疗效确切,已延用多年,基层医院普遍开展。曾有很多学者报道,并发症较多,如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吻合口溃疡、碱性返流性胃炎、生理性贫血、倾倒综合症等,近年来,又遇到胃术后残胃排空延迟,严格的说,它不是一种并发症,而是一种继发症。我曾遇18例,均采用保守治疗而愈,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8例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室2十二指肠憩室2例。年龄在38-54岁之间,均有采用billolthⅡ术式,发病最早4天,最迟60天,多数发生在4-12天,疗效最快3天,最长达到了60天。

1.临床表现:⑴胃潴留,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胆汁样胃液,应用阿托品无效。⑵发病时间,术后4-12天最多,也有在术后60天出现症状。⑶胃肠减压量少于胃、胆、胰液的总量。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重者出现贫血、清瘦、营养障碍。⑸症状改善后,钡剂检查,输出端吻合口均顺利通过钡剂。

2.治疗方法:⑴消除恐惧心理,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树立信心,配合治疗。⑵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胃液对残胃的压力。⑶补充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静脉高营养,如少量多次输入全血、血浆、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蛋白,消除吻合口水肿。⑷适当应用抗生素,以防并发症的出现。⑸应用胃复安,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的排空,有效的控制呕吐。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减轻局部水肿。⑹3-5%温盐水洗胃,洗毕后注入0.5-1%普鲁卡因20-40ml胃内保留。

讨论

1.术中损伤神经,致使残胃及近端空肠张力减退,出现节段性的功能性麻痹,蠕动减弱,使食物及胃、胆、胰液排空障碍,而出现呕吐。因此,在手术操作中要求仔细,切禁大块钳夹、结扎,避免过度的将胃肠牵拉。

2.手术机械性的损伤,术中脏器长时间的照射,温高及暴露。术中应注意保护胃肠,以盐水纱布覆盖,同时,还可预防术后粘连。

3.缝线(丝线)异生反应,使吻合口炎性水肿,致吻合口暂时性不通。因此,在粘膜缝合中,最好用羊肠线,或丝线间段缝合。

4.发生症状。与改变饮食有关。如食物刺激,特别是流质改变成半流质时,或食肉类饮食,过腻、过硬食物,容易发生。手术后二个月内要管理好饮食,六个月以内要注意饮食的调配。

5.术前因溃疡疼痛,进食少,术后又禁食,营养摄取障碍,出现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加重的吻合口水肿。

6.胆汁、胰液进入胃内,可致碱性反流性胃炎,加重水肿,使输出端排空障碍,出现呕吐。

7.精神紧张、恐惧、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调、使胃肠反射性抑制延长,胃呈无张力状态,致排空障碍。要做好思想工作,配合药物治疗。

本症发病可能与以上因素有关,本组病例均有胃肠手术的历史,避免误诊。Boller对术后X线及胃镜观察,结果都有残胃炎及吻合口炎,可致吻合口水肿、痉挛,以致胃排空障碍。因此,胃术后病人要科学的加强饮食管理,纠正和治疗继发症的出现,切记急于手术,造成病人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