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荆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荆毅

荆毅1贾红星2

北京国科天创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区100142

摘要: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相应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展现出城市与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建筑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当代的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形成地域文化设计认知,并且要理性的应用地域文化元素,使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提高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属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1地域文化的基本定义

所谓的地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下,通过长期不断演变而来的特定的人文社会背景关系。地域文化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并且与其他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地域文化包括传统风俗、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等,也包括思想文化、艺术风格等,所以地域文化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能够全面地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

2地域文化的应用原则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灵感,很多人都开始接受这种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运用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而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不伦不类的效果,所以必须要明确地域文化的应用原则。首先,必须要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其次要掌握其特点,最后将两者之间的共性进行紧密的联结,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例如想要采用梁、枋等环境艺术设计结构,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空间,但是在现代的建筑结构中,很难有这么大的空间容纳传统的建筑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灵活地进行变动。可以通过将传统图案进行激光雕刻的方法,展现传统材料的同时结合先进的技术。在选择环境艺术设计材料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最后应该要保证材质的安全节能,并且运用新型材质替代不可再生材质。

3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作用

作为地域文化在建筑艺术方面的结晶,地域建筑是在地域文化物质、空间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地域建筑在满足社会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从形态上体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精神需求与表现等核心文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在建筑的设计上主要体现出以西方现代文化为主导的趋同现象。具体体现在建筑国际化色彩浓重,对于西方欧美风格的过度追捧导致了整体性建筑风格形式的单一与大量重复。千篇一律的建筑使得城市失去了自身的地域特色,长此以往城市将失去自身独有的文化属性。近年来随着中式风格的复兴,把中国各个地域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及运用,使得建筑设计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传承文化,勇于创新,建筑形式能够体现时代的区域特色。

4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素分析

建筑的功能、种类、适用性广泛,建筑应呈现出丰富的外在形态,但是受到国际化、现代主义、工业化、流行审美以及资本的影响,建筑的个性逐渐趋同,即使有所差别,也多在细节而不在精神。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其民族、地域特色逐渐被“打压”形成了一种消逝的趋势,地域文化在建筑中没有得到传承,城市建筑也没有一定的亮点可循。在追求效益的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地域性呈现受到制约,而随着经济增长,城市的发展目标更注重个性与文化后,建筑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迫在眉睫。建筑应有契合其功能的特色和个性,与功能性分裂的同一普适特征逐渐会被淘汰,建筑不应是没有个性的存在,其应有灵魂,有价值,有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就是建筑灵魂最好的表达。

5建筑设计中文化与建筑的联系

建筑必然会体现其地域性,地域性是建筑内涵不可分离的元素。在传统建筑和民居中,地域性的体现十分强烈,如云南的傣族楼、福建的土楼、北京的四合院、皖南的徽派建筑,这些建筑的外在表现贯彻了其地域性,并且其外在已经渗透到了文化和认知领域,已经成为地区文化象征的一部分,这也证明了二者间的关联性,并且其关系是包含关系。因此,可以说建筑中有地域文化的体现,却不能说建筑中包含当地所有的地域文化,但同时地域文化能体现建筑的全部思想,从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肉眼可见的建筑中的文化是一种表象,这种建筑有很多,如各地的历史古迹,这些建筑中的文化内涵深远。但更多的现代建筑,在国际化浪潮中大量建造的普通建筑,即使现代化的一些类似于“复制”的建筑物,甚至是一些小区、住宅楼在设计时都会融入进设计者的思想,其中也会有一定隐含的文化。这类建筑隐含的是植根于生活的世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文化体现,是精神的视觉化体验,这种隐含的文化是建筑的精神灵魂,即使是外在表现毫无特色的建筑,仍在其中体现出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6.1建筑设计与物质层面地域文化的融合

在地域文化中,是具有物质层面的内涵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不同,久而久之也会在地域文化之中体现出来。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要尽量设计出符合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结构形式,尽可能选用符合当地物理环境以及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其物理环境表现形式大不相同,这是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第一个表现。为满足地域文化的物质层面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要依据建筑物理学知识,合理的进行采光设计以及通风设计等,同时要设计出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和抗震系统。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将建筑材料的运输便利性考虑在内。而其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选择的关注点在于,能否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譬如有些地方木材产量丰富,就可以大量的使用木材,有些地方竹子产量丰富,就可以建造竹楼。

6.2建筑设计与非物质层面建筑地域文化的融合

地域文化中的非物质层面的文化内涵,指的是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建筑设计人员要把握住不同文化模式的要求,从而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发展模式的建筑风格。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之后,就会习惯当地的社会联系与规则,从而具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不同地区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等。确保设计出的建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形成与当地地域文化相关联的建筑体系。

6.3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乡土建筑,从而形成了乡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合理的运用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量的借用乡土建筑形式。但是在借用乡土建筑形式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功能的完善,不仅仅要体现出建筑的外观美感,还要保证建筑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对传统的乡土建筑文化进行当代转换时,建筑设计人员要善于运用当地丰富的建材,使建筑设计能够与当地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高度符合。

结束语: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对作为建筑直接体现的主要内容,在当今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运用,为我国建筑文化多样性维护和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未,邵龙.论地域文化与城市建筑设计风格[J].学术交流,2003(03):127-129.

[2]周大鹏,王淼.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6(05):77-78.

[3]李震.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6(03):163+165.

[4]任绍辉,侯张涛.基于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性分析[J].设计,2015(09):80-81.

[5]唐瑶,贾尚宏.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四川建筑,2011,31(02):45-47.

[6]龙荔.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硅谷,2008(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