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对于人民生活重要性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基层文化对于人民生活重要性的研究

黄爱春

(时楼镇政府,山东菏泽274300)

摘要:文化强国视野下,要想提高文化自信,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基层社会稳定发展的助力器,是脱贫攻坚“扶智”的重要手段,抓好基层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基层文化氛围,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对基层文化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基层文化;人民生活;重要性

1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1.1阵地丧失,设施荒废

目前,乡镇文化站绝大多数的办公场所都形同虚设,大门常年紧锁,能够提供健康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及配套设施的乡镇也是寥寥无几,离省、市、县文化部门要求差距很大。文化站与其他部门合用办公室的乡镇比比皆是,图书室对外开放很少,由于人员不足管理不到位,图书室变成了藏书库。村里的农家书屋变成了村会计室。

1.2队伍不稳定,职能错位

文化站工作人员地位低、福利待遇差,造成文化专干队伍流失,虽各乡镇都有文化专干,以文化为主要专业的不多,大部分文化站干部都是身居文化职位,但并不是懂文化的人,属于外行,后继无人的现象日益显现。文化站与文化主管部门脱钩、文化干部不从“文”,大多数文化站干部兼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乡镇其他日常行政事务中,很少开展文化业务工作。大部分的文化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及任务是什么都不清楚,大多都是在混日子,乡镇即不管也不问,使得文化专干不可能考虑本职工作。

2基层文化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2.1依托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将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奉上文化层面的强力支撑

通过对基层文化的全面开展和有效组织,将让人民群众获得正能量的指引,并由此帮助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使其能够客观、审慎地看待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此种文化工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亦将为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奉上文化层面的强力支撑。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乡镇文化出现了脉络锻炼和传承无人的尴尬情况,而且基层地区受限于文化设施匮乏以及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优秀人力不足等现象,使得以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面临灭失的危机。因此,基层文化主管机构必须通过对文化工作的切实组织和开展,使基层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地被吸引并可以踊跃地参与其中,由此便会让基层文化活动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同时亦能够使一些面临灭失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之中能够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之中,由此也将实现对这些文化的有效保护,最终将确保我国优秀文化的形式多样性和内容丰富性,这便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文化根基。

2.2依托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将让人民群众获得内容丰富和品质优越的精神文化生活

基于帮助基层人民群众实现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相关基层文化主管机构必须大力倡导和开展群众文化获得,以此让人民群众获得内容丰富和品质优越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亦能够借助这一举措,让基层人民群众在踊跃地参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之中,接受正能量的浸染和熏陶,并由此帮助其实现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政府通过基层文化建设,建立文化馆和图书馆,能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与当代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另外,通过基层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进行,将让人民群众养成全局意识,并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复兴大业更为关注,进而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之中更为投入,以便为民族复兴的大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3依托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通过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能够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基层群众的道德素质,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4依托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将确保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实现逐步提升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着眼点和工作重心在于此项工作必须紧密围绕人民群众进行和开展,以便能够通过此项工作的深入进行和开展,为人民群众奉献上更为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能够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产生更高的人生追求。同时,相关基层文化主管机构必须秉承同新时代相契合的工作理念,遵循同新时代相一致的工作方式,以此来将各类优秀文化实现向基层人民群众的有效传递,进而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使其能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于个人的理想和信念之中。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开展形式上,相关基层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确保活动形式能够做到“接地气”,即,相关基层文化主管机构在坚持所开展的文化活动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和文化格调的同时,亦要确保所开展的文化活动能够真正实现对基层人民群众的吸引,而不至于因所开展的文化活动未能契合基层人民群众的艺术审美观,从而使得其所组织和开展的文化活动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3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有效策略

3.1以基层群众为中心,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

切身考虑基层群众的利益,丰富文化活动,以科学组织形式进行,让所有的基层群众有更多的文化活动选择,丰富且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可以多组织休闲娱乐、歌舞比赛、强身健体类文化活动,在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基层群众的身体素质。另外,政府也可以借助组织的文化活动,传播先进的思想,宣传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基层群众也能了解国家新事件。在多样的文化活动中,基层群众的精神层面和知识层面都得到丰富,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发展,也能够更好的适应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3.2做好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直接组织者多是基层群众中的文化队伍,针对组织文化队伍,相关部门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以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将更多的基层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还需要对他们建立起一定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他们将相关的文化活动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当中,监督他们对基层群众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自身要紧密联系外界基层群众,汲取外界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联系群众,将先进的文化思想传播大群众当中。

结语

作为文化服务部门,我们应该认识到基层文化的重要价值,端正态度,结合国家当前国情以及相应的地区特点要求,全面的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加强改革力度,深化研究体系,确保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性,开创出一个管理有条不紊、活动精彩纷呈、目的健康向上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崭新局面,进一步提高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爱平.基层文化发展路径探微[J].科技资讯,2017,15(02):212+214.

[2]赵中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J].科协论坛,2017(0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