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教学查房

/ 2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教学查房

李自然杨宇燕黄飞燕

李自然杨宇燕黄飞燕(佛冈县人民医院骨科广东佛冈5116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316-02

护理教学查房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是解决护理问题的一种手段,是临床教学的一种方法[1]。本研究通过选择骨科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教学查房,使全体护士和护生掌握该病的理论和护理知识,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能力,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1例正在住院的病人,为常见的病种,男性,42岁,入院诊断:“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为术后第4天。

1.2结果通过此次教学查房,使全体护士和护生熟悉此病种的理论知识,掌握此病种的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并总结经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能力和水平,更优质地服务于病人。

2护理查房

护士长根据护理教学计划,提前4天通知查房的病床,并将护士分成5组:责任组,疾病相关知识理论组,护理诊断组,健康教育组,出院指导组。各小组成员根据所负责的任务,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资料、与病人医生沟通、等渠道收集资历料,并由组长将资料集中制电子文档,以便查房时使用。

2.1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放快速手消毒液、病历。

2.2查房内容

2.2.1责任组简单介绍病例及体查。

2.2.2健康教育组:指导病人预治压疮的方法、直腿抬高锻炼的方法、预防便秘的方法、病人自己下上床的方法、并说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3回示教室讲解教学查房内容

2.3.1由护理诊断组报告病例作出护理诊断。病者,男性,42岁,住院号127250,因左侧腰痛10年,再发并左侧腰腿痛1个月余于2012年3月14日08:45时步行入住我科。外院检查MR提示L4/5椎间盘突出,经牵引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今到我科就诊,收入院进一步治疗。我院X线示:L4/5椎体边缘性增生,不排除L4/5椎间盘改变。

2.3.2疾病相关知识理论组腰椎间盘突出定义: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在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占腰腿痛患者的35%,以4~5腰椎最为常见。临床表现:①腰痛,以腰背部钝痛最为多见。②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③神经根压迫症状。④马尾神经压迫,会阴部麻木,刺痛感,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⑤其他症状。手术指征:①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②马尾神经损伤严重患者。③症状虽不严重,但久治无效,影响步行和剧烈活动的患者。④伴有椎间狭窄症的患者。存在的问题:①焦虑、恐惧:与知识缺乏担心预后有关。②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③生活自理能力下降。④潜在并发症:压疮,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便秘,椎间隙感染,硬膜外血肿,脑液漏。

2.3.3健康教育组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所思所虑,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安心治疗,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术前准备

A.评估患者全身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B.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C.做好术前备皮,更衣,并交待患者禁饮食时间。

D.床上训练大、小便器的使用。

E.手术体位:俯卧位的训练。

(2)术后护理

①术后当天(第一天)病人的护理

a.术后病人应取去枕平卧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拉起床档,防坠床。

b.伤口护理: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查看有无敷料移位,观察伤口有无红肿以及缝线周围皮肤情况。

c.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告知患者术后当天最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d.体位护理:让患者处于平卧位,以减轻切口疼痛和压迫止血,注意轴线翻身,保持背柱成一条直线,避免背柱扭曲[2]。

e.饮食护理:术后可进少量流质,避免吃过硬、过饱引起腹泻腹胀等胃肠道不适。

f.尿管护理:保持尿管固定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等,观察尿液颜色及量,有异常报告医生,防止尿管滑出,告知患者停留尿管的重要性,勿自行拔出。

②术后第二天至出院前功能锻炼指导

a.术后第1-2天,指导踝关节的屈曲和背伸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b.术后第2-3天,指导双下肢直腿抬高超过40度,坚持30-60秒,2-3次/天,15-30分钟一次。

c.术后第1-8周,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练。

d.术后3天可扶患者站床旁坐立,无头晕情况下进行。

术后2到9周下床活动:嘱患者先转身→屈起双膝→上身和双膝同时摆向床边→用手将上半身撑起,双腿同时从床边滑下→坐于床边→无头晕后方可站立,保持正确站立姿势,避免扭转躯体。

(3)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马尾或神经根损伤,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

(4)术后预防泌尿系感染护理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消毒尿道口1-2次,留置尿管期间,完善固定尿管及尿袋,尿袋高度不能高于耻骨联合,及时排放尿液,协助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鼓励多饮水。

(5)术后便秘的护理

指导病人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指导进食蔬菜,水果,大蕉等易消化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每次饭后1小时可顺时针按摩腹部20次,逆时针按摩腹部20次。

(6)术后有可能发生肺部感染及压疮的护理

肺部感染:由于活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坠积都有可能发生,应向患者介绍预防措施,定时翻身拍背,多做呼吸及有效咳嗽动作。增加肺活量,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每天多饮水,戒烟,病情允许时取半坐卧位,预防感冒。

压疮:向病人说明翻身的重要性,避免潮湿物刺激,骨突部位应经常按摩,臀部及足跟可放水垫,减少压疮的发生,如皮肤已经发红,应拿3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用手掌小鱼际按摩避免用力过猛),如皮肤已经出现水泡的情况应用皮维碘消毒并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大水泡内的液体,红外线照射,并加强翻身。

(7)病人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坚持卧硬板床,避免重体力活动,加强营养。站立及坐起时间不宜过久长,定期门诊复查,如有腰背部不适或下肢麻木感,应及时就诊。

2.3.4护长对此次查房进行补充所有的功能锻练指导,应与管床医生沟通,统一口径,因人而异,指导病人要具体详细,量化,而不要笼统。要知道病人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总之一句:所有的指导均要详细量化,讲到点子上。希望通过此次查房,对此病种的观察、护理、治疗均能掌握,而且以这种理念、观念,观察护理所有病种。

3小结

通过此次护理教学查房,将护士分组,使每位护士都有所准备,积极查找资料,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存档查房时各自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观点,使我们对这种病人护理知识学习得更全面,能更优质地服务于病人。

参考文献

[1]张玉霞.护理教学查房实施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4):93-94.

[2]何晓真,张进川,主编.实用骨科护理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4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