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人恢复中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的实施

/ 2

麻醉病人恢复中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的实施

宋玉静姜娟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麻醉患者恢复期应用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应用麻醉恢复评分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出室时的各项麻醉恢复评分均明显高于入室时,且观察组的麻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心率异常和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患者恢复期应用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患者各项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麻醉患者;麻醉恢复评分;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

患者进行手术后,推入麻醉恢复室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在术中使用麻醉,术后停用麻醉后,机体的保护性反射心理没有完全恢复,可能在术后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1]。因此,如何在术后能更加完善管理麻醉恢复是临床护理的重点,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麻醉患者恢复期应用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患者的各项指证均符合手术;病历资料完整,配合整个研究过程;均能正常沟通交流,无精神障碍;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和对手术不能耐受的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5~68岁,平均年龄(42.6±2.3)岁;观察组(n=42)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4~70岁,平均年龄(42.9±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麻醉恢复评分,通过对患者的呼吸、意识、活动力、循环状况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精神恢复状况,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输液速率,切口引流量和尿量,并准确记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①根据患者进入手术室的麻醉恢复评分情况,找到评分较低的项目,对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加强该项观察和护理。②根据评分情况,预见患者的病情并,尽早发现病情变化的先兆,并及时做好应对准备。③根据麻醉评分预见患者后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做好相关准备。④对于麻醉恢复评分较高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符合拔管的各项指证时,尽早拔管,缩短患者留室时间。

1.3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出入室的各项目的麻醉恢复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0.05则提示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患者出入室的各项目的麻醉恢复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出室时的各项麻醉恢复评分均明显高于入室时,且观察组的麻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手术中重要的一个阶段是麻醉恢复,在术中应用麻醉药后,患者在术后初期麻醉恢复过程中,麻醉残余量以及手术对机体的呼吸、循环、代谢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麻醉恢复期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3]。

术后通过对患者的呼吸、意识、活动力、循环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请款对患者麻醉恢复进行综合评分,帮助医护人员直观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4-5]。依据麻醉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依据预测后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出室时的各项麻醉恢复评分均明显高于入室时,且观察组的麻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心率异常和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麻醉患者恢复期应用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患者各项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邹传惠,彭好媛,覃军.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207-208.

[2]闫旭明,刘志英,邱尹燕.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麻醉病人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75-76。

[3]顾依琳.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狐狸你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14(35):122-123.

[4]刘乃真.预见性护理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7):225-226.

[5]朱海娟,昌娜,黄丽华,等.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麻醉患者恢复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5):216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