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吸入性肺炎的防治

张志丽(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庆安15240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预防

治疗吸入性肺炎是吸入酸性物质、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碳氢化合物后,产生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吸入液的分布范围越广泛,肺组织损害越严重。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胃内容物后,胃酸可立即引起气道和肺部化学性灼伤。吸入物刺激支气管引起管壁强烈痉挛,随后产生支气管上皮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支气管周围炎性浸润。吸入物也可诱发反射性喉痉挛,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并刺激支气管发生喘鸣和剧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吸入性肺炎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其中65~85岁25例,均吸入史或诱因,迅速发病,多于2h内出现症状。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诱发病因有关,迅速发病,多于1~3小时后出现症状,如由于气管—食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则每于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气急。在神志不清时吸入无明显症状,但1~2小时后可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迅速出现发绀和低血压,常咯小浆液性泡沫状痰,可带血。体征的出现与吸入量的多少、分布有关,吸入量少肺部体征可缺乏,吸入量多时,肺部体征广泛而明显。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和哮鸣音,可有严重低氧血症,可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二氧化碳潴留和代谢性酸中毒。

1.3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显示于吸入后1~2小时即能见到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阴影,肺内病变与吸收时体位有关,以右肺中下肺野部为最为多见。发生肺水肿,则两肺出现的片状、云絮状阴影融合成大片状,从两肺门向外扩散,以两肺中内带为明显,与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相似,但心脏大小和外形正常,无肺动脉高压征象。

血液学检查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有血白细胞增高。

实验室检查痰液镜检可有食物残渣,pH值偏酸。

1.4方法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吸入性肺炎以老年人多,多有基础疾病,肺炎严重程度以中至重度居多。通常推荐应用抗菌药物: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或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

2防治

2.1预防对容易引起胃液吸入的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出现肺部浸润病灶,即应高度警惕产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鉴于严重的吸入性肺炎常危及生命,应针对各种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主要措施为防止食物或胃内容物吸入,如手术麻醉前前充分让胃排空,对昏迷患者可采取头低侧卧位,尽早安置胃管,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2对症治疗吸入性肺炎多见于醉酒、麻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昏迷的病人。初期有呛咳、气急。昏迷病人无此表现,吸入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状痰,并发细菌感染时咳大量脓性痰。维持液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高浓度吸氧,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出被吸入胃内容物或异物。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支持治疗。纠正血容量不足可用低盐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使用利尿剂可避免左心室负担过重和胶体溶液渗漏入肺间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吸入12h内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4天,有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注意营养补充,出现心功能不全征象时应积极纠正,控制输液速度,限制液量过多进入;合并感染性休克应紧急抢救,积极治疗。

2.3感染治疗

继发性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可每日静脉滴注青霉素640万~1000万U,病情严重者可用药物为克林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也可选择甲硝唑合用克林霉素。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易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哌拉西林等,并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对于医院内吸入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混合性感染中的最主要成分,这些微生物易于从咯出的痰培养中发现,体外药敏试验有助于抗生素的选择。如发展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则应选择用头孢派酮、头孢他啶、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于危重病例的抗生素经验性使用为氨基糖苷类或环丙沙星联合下述药物中的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抗假单胞的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替卡西林加棒酸)。对于难治性或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可选用泰能治疗。

参考文献

[1]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吸入性肺炎是吸入酸性物质、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碳氢化合物后,产生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吸入液的分布范围越广泛,肺组织损害越严重。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胃内容物后,胃酸可立即引起气道和肺部化学性灼伤。吸入物刺激支气管引起管壁强烈痉挛,随后产生支气管上皮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支气管周围炎性浸润。吸入物也可诱发反射性喉痉挛,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并刺激支气管发生喘鸣和剧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吸入性肺炎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其中65~85岁25例,均吸入史或诱因,迅速发病,多于2h内出现症状。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诱发病因有关,迅速发病,多于1~3小时后出现症状,如由于气管—食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则每于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气急。在神志不清时吸入无明显症状,但1~2小时后可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迅速出现发绀和低血压,常咯小浆液性泡沫状痰,可带血。体征的出现与吸入量的多少、分布有关,吸入量少肺部体征可缺乏,吸入量多时,肺部体征广泛而明显。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和哮鸣音,可有严重低氧血症,可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二氧化碳潴留和代谢性酸中毒。

1.3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显示于吸入后1~2小时即能见到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阴影,肺内病变与吸收时体位有关,以右肺中下肺野部为最为多见。发生肺水肿,则两肺出现的片状、云絮状阴影融合成大片状,从两肺门向外扩散,以两肺中内带为明显,与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相似,但心脏大小和外形正常,无肺动脉高压征象。

血液学检查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有血白细胞增高。

实验室检查痰液镜检可有食物残渣,pH值偏酸。

1.4方法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吸入性肺炎以老年人多,多有基础疾病,肺炎严重程度以中至重度居多。通常推荐应用抗菌药物: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或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

2防治

2.1预防对容易引起胃液吸入的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出现肺部浸润病灶,即应高度警惕产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鉴于严重的吸入性肺炎常危及生命,应针对各种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主要措施为防止食物或胃内容物吸入,如手术麻醉前前充分让胃排空,对昏迷患者可采取头低侧卧位,尽早安置胃管,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2对症治疗吸入性肺炎多见于醉酒、麻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昏迷的病人。初期有呛咳、气急。昏迷病人无此表现,吸入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状痰,并发细菌感染时咳大量脓性痰。维持液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高浓度吸氧,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出被吸入胃内容物或异物。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支持治疗。纠正血容量不足可用低盐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使用利尿剂可避免左心室负担过重和胶体溶液渗漏入肺间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吸入12h内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4天,有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注意营养补充,出现心功能不全征象时应积极纠正,控制输液速度,限制液量过多进入;合并感染性休克应紧急抢救,积极治疗。

2.3感染治疗

继发性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可每日静脉滴注青霉素640万~1000万U,病情严重者可用药物为克林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也可选择甲硝唑合用克林霉素。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易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哌拉西林等,并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对于医院内吸入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混合性感染中的最主要成分,这些微生物易于从咯出的痰培养中发现,体外药敏试验有助于抗生素的选择。如发展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则应选择用头孢派酮、头孢他啶、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于危重病例的抗生素经验性使用为氨基糖苷类或环丙沙星联合下述药物中的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抗假单胞的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替卡西林加棒酸)。对于难治性或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可选用泰能治疗。

参考文献

[1]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