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王佑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王佑强

王佑强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临沂市276003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日益普遍,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基础,水利大坝,大型设备基础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钢筋混凝土用量也相对较大,施工情况复杂,对施工的技术要求较高。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裂缝问题可能对建筑工程安全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裂缝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由于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筑业向高、大、深和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工业建筑中的大型设备基础;大型构筑物的基础;高层、超高层和特殊功能建筑的箱型基础及转换层;有较高承载力的桩基厚大承台等都是体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已大量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之中。

1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KJ~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升高。(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2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1.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2.1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开炎热天气。夏季施工时,可对骨料预冷,搅拌混凝土时采用低温水或冰水等;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有遮阳设施。在配合比设计时掺加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通风,确保入模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夏季应避免暴晒,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延长养护时间,拆模时间要合理,延长降温时间和延缓降温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实行信息化的温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养护措施,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堆积高差过大。在所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土,避免混凝土侧面长期暴露,使得混凝土温差过大而形成裂缝。对于厚板承台等构件,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进行水冷散热。

2.2合理利用高性能混凝土

劣质混凝土会对建筑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当前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最大化利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利用劣质混凝土来替代高性能混凝土,导致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想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使用混凝土,在施工中利用高性能的混凝土,如应用普等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应该对水泥的强度等级加以控制,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完全保证混凝土的轻度。因此在施工中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十分之必要,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轻度与强度,提高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

2.3坚持科学的施工工艺

(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温度应力来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可以选取夜间进行浇筑工作,从而减小温差应力,减少裂缝的产生。浇筑时据混凝土泵送产生的坡度,在混凝土卸点和坡角处布置振捣点,确保混凝土振实。因混凝土的流动性很大,泵送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为消除混凝土表面裂缝,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防水性能。充分的振捣可以有效减少结构性裂缝。混凝土浇筑、振捣之后产生的泌水和浮浆要及时清除。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温度的测量、控制工作。采用先进的测温装置做好温度记录,可以全面、准确的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实时温度变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测量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的温控措施。

(3)重视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即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工作。技术人员应保证养护工作的连续性。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施工要求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均匀搅拌混凝土并控制搅拌时间,混凝土浇筑工作应选择专业的施工人员,把握好每道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保证浇筑质量,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拆模工作。微小裂缝虽然不会对建筑的受力造成影响,但是对建筑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隐藏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的控制裂缝的发展。

2.4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以使混凝土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其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坚决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变化;采取长时间的养护,确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延缓降温速度,延长降温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可采用热敏温度计监测或专人多点监测,以随时掌握与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并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从混凝土浇筑完成到终凝这段时间的养护对混凝土而言十分重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顶面及时

加以覆盖,要求覆盖严密,并经常检查覆盖保湿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蓄水保温,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和抵抗受太阳辐射与刮风时温度骤变,二是保持内外温差的稳定。

结束语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准确计算混凝土拌和温度、混凝土出机温度、混凝土绝热温升、混凝土内部实际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及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有利于选取适宜的施工工艺、采取相应的降温与养护措施,从而避免出现混凝土温度裂缝,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宗桂,孙学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11):15-16.

[2]夏星.高层建筑工程中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23.

[3]吴子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35(1):176-177.

[4]曾旭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5,3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