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谢银燕

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500

【摘要】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K组用卡托普利治疗,K+H组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左室射血分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用药前和用药7天患者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差异。结果:K+H组相较于K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更高,P<0.05;K+H组相较于K组左室射血分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更高,P<0.05;用药前两组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相似,P>0.05;用药7天K+H组相较于K组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指标,降低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卡托普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病毒性心肌炎为儿科常见疾病,以弥漫性心肌炎症性改变或局限性心肌炎症性改变为主要表现,目前关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无特效疗法[1-2],本研究对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除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先天性心脏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所有家长知情同意。

K+H组患者男27例,女13例;3-14岁,年龄(6.89±2.13)岁。

K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3-14岁,年龄(6.91±2.2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K组用卡托普利治疗,每次12.5mg口服,每天1次。K+H组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卡托普利用法同上,黄芪注射液30ml+5%葡萄糖溶液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两组同时给予维生素C等进行常规治疗,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左室射血分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用药前和用药7天患者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差异。

显效:发症状和体征彻底消失,7天内心电图、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有效:临床表现改善,7天内心电图、心肌酶谱至少有一项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显效、有效在本组患者中所占比例[3]。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相比较

K+H组相较于K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更高,P<0.05,如表1.

2.2用药前和用药7天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相比较

用药前两组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相似,P>0.05;用药7天K+H组相较于K组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改善更显著,P<0.05。如表2.

注:与用药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K组用药7天相比较,*表示P<0.05

2.3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相比较

K+H组相较于K组左室射血分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更高,P<0.05,见表3.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肌弥漫性或局限性炎性病变情况,其发生跟病毒或毒素损害密切相关[4]。目前关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有研究显示,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和心肌细胞坏死均可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症状。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初期心肌细胞可受病毒入侵而损害,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生成氧自由基,导致线粒体和细胞膜受损,影响心肌代谢[5-6]。

黄芪注射液以黄芪为主要有效成分,可养元益气,补气固表,养心通脉,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可增加心肌细胞中cAMP含量,稳定细胞膜,黄芪多糖具有抗病毒作用,可对病毒复制进行抑制,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提高和氧自由基清除,保护细胞超微结构,改善心肌细胞功能,强化心肌营养。而卡托普利可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外周血管阻力,对交感神经活性进行抑制,减轻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和左心室肥厚症状,促进左心室功能的改善[7-8]。中西医联合用药,可提高协同作用。

本研究中,K组用卡托普利治疗,K+H组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结果显示,K+H组相较于K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更高,左室射血分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更高,K+H组相较于K组心肌酶谱指标心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改善更显著,说明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指标,降低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新亮.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6):108.

[2]席忠新,乔树人.长程黄芪口服液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6):629-630

[3]张伟萍.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67-68.

[4]玛依努尔哈依尔.卡托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2,02(3):181-182

[5]杨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6):81-82.

[6]田荣静,毕云峰.黄芪生脉饮佐治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4,34(7):689-691

[7]范存林.黄芪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118-119

[8]涂柳,向平,李芳等.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热休克蛋白70及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2):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