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能耗电的电力计量技术运用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关于节能耗电的电力计量技术运用思考

张玉敏

(国网河南杞县供电公司河南省475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口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全球各个国家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导致全球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剧增等问题,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对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现有电力能源进行精确测量是对电力能源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并最终达到准确控制用电量的目标。所以,不断提升电力计量技术,是实现降低电网能耗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对节能降耗的电力计量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节能减耗;电力计量;智能电表;应用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此时电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仿佛一刻也不能离开电能的支持。所以电能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上的需求,电力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应将计量系统上的技术应用进行相应的完善。

1电力计量工作的特点

1.1服务性

电力企业需要为广大用户提供电能,其本身具备极强的社会服务性,而电力计量工作作为政府计量管理部门所授权的检定、管理工作,便需要具备同样的社会服务性。

1.2差异性

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计量工具、设备以及装置,同时结合不同的运维管理手段与操作技术,会对计量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具备差异性。

1.3技术性

在电力计量工作中主要是对点电力运营输送过程的电量统计,并明晰供应方、需求方的电能交易数量。在对电力计量工作进行管理时,测量人员需要具备电力生产、输送、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具备极强的技术性。

2电能计量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多数地区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力能源供应短缺问题,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衡量国家经济水平的首要指标便是能否对电力能源进行良好管理与利用,因此对电力能源的生产与利用不仅作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其还属于经济问题。电能计量其中包含发电量、线损程度、煤耗情况、用电总量等多项经济指标,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电能测量技术,才能加强对电力系统整体的控制力度,并促进电力企业提升其综合经济效益、生产技术水平。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节能降耗,在我国发达城市中,对部分国家部门进行了耗电量审计工作,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对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电量还是人均耗电量来说,其都超出发达国家耗电量的1.5-2倍。而要想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以及超额用电现象,便必须利用系统数据作为主要参考,而传统的电表作为主要计量装置是无法达成这一目标的,因此便需要扩大大型公共建筑耗能检测仪器即智能电表的应用范围。

3节能降耗的电力计量技术实际应用

3.1电子化电能表的应用

在提高电力计量设备准确性的过程中,需要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应用。电力计量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表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只有在标准的电流状态下,电流表才能够对电力计量数值进行精确显示。因此,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电子化电能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拥有较小的运行功率,却能够产生更加精确的电流值。与此同时,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电量的采集,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因此现阶段相关部门在选择、应用电力计量技术的过程中,要想弥补传统电能表应用过程中误差较高的缺陷,就可以对该设备进行应用,促使准确度在电力计量设备中有效提升,从而加大对电能的控制力度,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节能降耗的目标。

3.2在电力计量中科学应用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充当着电网智能终端,其不仅具有传统电能表电量计量功能,同时也能够同智能电网的使用需求保持一致。在电力计量中应用智能电表,不仅可以有效开展防窃电工作,同时还具备多种费率计量、用户端控制和双向数据通信等功能。因此,要想实现电力计量技术的节能降耗目标,对智能电表进行充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智能电表能够促使电器用电量得到自动分配,同时根据用电者需求,有效控制用电时间;如果相关用电操作拥有较大的耗电量,智能电表运行过程中,会自动在低峰期对相关用电操作进行安排;同时,智能电表中,还有效融合了无线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健全的安全防御系统应用于家庭用电中,及时发现家用电器的漏电、漏气等现象,从而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升了家庭用电安全性等。

3.3远程电力计量系统的应用

电力计量考核系统运行过程中,会根据相关用电单位的用电情况,考核其交易活动的合理性,在考核发电厂发电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以电力计量点中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对过发电量等进行计算;同时还需要系统考核不同时间段中的发电计划情况等。远程电力计量系统结构以分层式和分布式为主,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采集终端、主站中电量配变以及变电站等。局域网络是主站关键分布结构,在实现网络通信的过程中,会以采集信息终端和无线业务、分组光纤业务等为基础,并将终端装置应用于采集抄录信息中。从我国电力计量系统的综合化发展方向来看,远程电力计量系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该系统不仅能够促使能耗量降低,同时还能够实现环保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电力计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4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策略

4.1加速推进管理机构建设,以实现管理的协同发展

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具体应用需要相关单位的有效支撑,尤其是要促进自动化、协同化管理效应的实现就应该以自动化办公机构的构建为必要前提,可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的网络系统,并分配好不同节点上管理机构的各自职责,明确管理的范围,具体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层层延伸将其推广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机构建设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和主要职责,促进各个管理机构之间的协同发展、互相监督,从而确保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4.2不断强化管理能力培训,以提升管理水平

电力计量技术应用和管理难度的加深,给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对接管理需求,电力企业应该以电力计量技术的相关理论、核心技术及管理办法为重点,对专业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从而强化其实践技能,有效提升其管理能力,具体而言可通过组织培训,对计量技术直接或间接接触人员进行业务训练,以使其熟练掌握新的技术和工艺,灵活应对实践中出现的任何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养成终身学习观念,紧跟新技术发展趋势,积极主动的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以促进自身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4.3深化促进管理制度创新发展,以完善配套机制

管理制度是推进管理措施具体实施的重要依据,首先应该根据管理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得管理有据可依,并按照既定程序和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同时,管理制度的构建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集中体现,制度是公平、公正的,不会偏袒任何人,是实现人力和技术优化管理的必要前提。当前电力管理工作涉及的管理制度众多,具体可分为电力计量设备管理制度、电力计量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电力计量数据上报制度、相应的电力计量人员查岗制度等等,在制定这些规章制度时,应该秉承完整性、一致性、协调性和公平性的原则,由此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挥其管理的功效性。

5结语

当前,科技进步和电力系统的深入应用和推广,加速了电力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而电子计量技术作为电力企业进行快速、便捷计算用电量的计量设备,是确保电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为此,深入研究电子计量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辉.基于节能降耗的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

[4]顾娜.电力计量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