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目标成本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目标成本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应用

计磊王博

淮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驻蚌)安徽蚌埠233001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工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从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制定好合理的经济规划方案,水利工程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成本管理关系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工期。本文分析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探讨了目标成本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应用。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应用

为了保证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良好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管理及重视。在不断的施工管理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建立健全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强化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将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在最为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内涵

1.水利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根据价值链分析原理,已不仅局限于财务领域,还扩展到营销、施工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阶段和领域;已从过去简单的成本绝对额控制,扩展到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增产节支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2.水利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简单地说,一是建立健全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二是在招投标阶段,根据招标文件和项目具体情况,在项目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做好投标决策和中标后的合同谈判;三是在项目前期,做好成本策划,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量价分离原则,做好目标成本测定与分解,编制成本预算;四是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量价分离原则,采取可行的方法,控制好消耗量和采购价格,做好工程预结算工作,搞好成本分析活动,同时加强过程审核促进项目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在工程竣工决算后,审计项目合同履行和效益情况,正确评价项目经理业绩,做好成本考核工作。水利工程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全面加强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特别是建立健全成本责任体系,注重招投标阶段的成本预测,严密、合理进行项目前期成本策划和目标成本分解,并着重做好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

二、目标成本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应用

1.成本管理系统。一是机构设置上,应成立市场开发部与计划经营部。市场开发部主要负责工程的造价和预结算管理,计划经营部强化工程的成本控制,包括目标成本测定与分解、目标成本分析、信息反馈等工作,明确计划经营部是成本管理主责部门。二是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按级按职实行成本层层负责制,明确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对本单位或项目部成本管理承担责任,并对上级负责;明确了施工、技术、预结算、材料、机械设备、人力资源、财务等岗位相应的成本管理职责,并对本单位直接领导负责。三是根据成本控制、分析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完善成本基础资料的填制工作,优化成本信息传递流程,加快成本信息的流转速度,提高成本分析和核算水平。

2.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它不是简单地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上,而是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和量价分离原则,实现增产增收、增收节支以取得项目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检验前期成本策划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过程。项目部对工程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消耗量的控制。量的控制关键是根据分解的目标成本,对分包单位做好分包工程量的确认,以及对自行完成工程消耗量的控制。对材料、人工、机械的消耗,要根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合理组织进出场,避免材料积压、人员窝工和机械设备闲置导致额外成本。

(2)价格的控制。大宗材料和机械设备租赁价格一般在前期成本策划期间通过招标已经确定,但过程中一般材料,以及前期尚未采购的主要材料,仍应以目标成本中的价格为基础,进行招标采购。

(3)加强合同预结算管理,增创工程结算收入。合同预结算,是工程项目收入的载体,项目部必须按照施工图及时编制施工图预算,并及时报送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对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情况,要与合同条款和目标成本对比分析,对发生的超量、超价、超标消耗和设计变更,要充分利用合同结算条款,做好现场签证工作,纳入施工图预算中,确保每项成本支出必须获得收入补偿,确保取得增产增收、增收节支的效果。

(4)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费用损失之和。项目部质量成本管理,首先要认真研读合同,防止质量过剩而发生的额外支出;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防止出现质量事故,发生故障成本,支付额外损失;最后,在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要建立精简的质量管理机构,控制质量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降低质量保证费用。加强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管理费的控制。项目部责任人必须根据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管理费专项预算控制支出。超预算消耗,由责任人书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申请,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控制支付。

(5)加强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从实际情况看,以往经常忽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很多工程一到扫尾阶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很长,部分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在建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消耗掉。因此,一定要精心安排,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成本管理过程中,水利企业对项目部成本管理能力的促进和提高,是通过项目过程中间审计实现的。水利企业一般按季度对在建项目进行中间效益与管理审计,并预测项目经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凡无法保障实现项目预期效益的项目经理,果断进行及时撤换。

3.成本分析。成本分析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数据说话,根据分解的目标成本,根据价量分离的原则,按成本控制对象和专项成本预算进行分析。一是根据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对比分析,分析价差、量差对成本超支或降低的影响程度,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二是进一步分析非正常原因发生的额外支出及其索赔或处置情况:如因窝工而发生人工费、机械闲置费;因材料采购失误或材料加工等原因发生的材料损失成本;因施工质量发生的质量成本等,制定索赔和控制非正常因素的措施。三是进一步分析施工方案、机械供应、材料采购方式对成本的影响,以及成本管理存在的风险,预测项目成本费用总体情况和拟采取控制措施。

4.成本考核。工程竣工验收后,审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项目部进行期终审计,评价合同履行情况和经济效益状况,并提出审计报告,作为项目经理业绩评价和个人收入奖罚的依据。根据项目经营实际情况,按照与项目经理签订的管理责任书中明确的经营目标和奖罚条款,奖罚项目部工资总额,并在企业局域网上公布,树立员工个人收入与员工工作绩效挂钩的管理思想。

合理分析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的必要性,加大对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尽量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创造更大的使用价值和利润空间,便于为整体水利工程的建设服务。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充分体现,符合当前行业市场激烈竞争的相关需要,有利于企业实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任秦晋.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地下水,2011(1)

[2]乔恒鑫.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略[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

[3]常丽.概述水利工程的成本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2013,11.

[4]刘伟,张千发.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研究[J].湖南水利,2014(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