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微视频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临床病例微视频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

魏素媚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温州325200)

【摘要】口腔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对口腔医生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整个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口腔医学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教学效率低、质量低、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缺乏足够临床病例支撑、临床思维能力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临床病例;微视频;口腔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348-0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等高科技也普遍运用到教学中去,能够及时将临床病例通过微视频展示播放,运用于教学中。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符合当前教学规律。

口腔医学是一门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知识点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如果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课堂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仅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同时也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致使教学效率比较低下。而临床典型病例微视频展开分析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微课视频展示,教学实践段,内容精炼,并且主题只有一个,非常突出要点。如果将临床病例微视频的教学方法带入课堂,将课堂上大量的系统知识分成若干个知识点融入到临床病例中,教学知识点更加形象易懂,同时也节约了课堂时间,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临床病例微视频是将整体的临床病例诊疗过程(患者主诉、病史询问、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治疗方案、临床操作)实际操作运用大数据制成微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看操作过程中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提早了教学效率,节省了课堂时间,突出了教学主题,吸引了学习关注度。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方式所提倡的宗旨和新课堂改革的目标基本吻合,即提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学为实用,转变课堂角色,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课前需要教师做好大量详实的基础性准备工作,一切以临床实据病例为准,课堂上主要突出主题,启发学生,找到课堂学习兴趣共同点,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这样就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主动探究知识。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对临床口腔医学知识的探究欲望,进而对临床口腔医学越来越喜欢,改变学习态度,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只有通过反复的学习培训,才能刺激他们去巩固已学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知识,开拓他们的临床思维。

教学内容:

(1)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的准备工作:选取临床病例是微视频制作最关键的一环,把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患者主诉、病史询问、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治疗方案、临床操作)进行录制,教师拍摄制作前要研究教学内容,针对某个临床典型病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进行整理。微视频切忌拍摄成一堂完整的课堂实录,切忌课堂搬家。一节课堂微视频要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讲透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在设计和制作微课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学生为本,面向学生,为了学生学习”。每个微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要有效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注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微课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突破教室的局限,综合使用各种展示工具、多媒体表现方式,在各种位置、场景下录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2)病例的选定: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为学生设置合情合理的病例,设定场景。教师设计的病例应由常见病、多发病中选取,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调整复杂程度。教师要为病例模拟准备具有视觉、触觉、听觉信号的教具和教学环境。

(3)教师在临床典型病例微视频展开分析法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临床上较常发生的口腔疾病和一些多发病、常见病的典型病例,通过微视频形式最直观的表现出来,与学生一起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在讨论期间,讲课本理论知识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因材施教,实现对个别学生的专业性知道。

(4)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学成功实行的前提,临床病例微视频展开分析法对于提高口腔临床教学课程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将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口腔教学中是再合适不过的。要想利用好这一教学方法,在课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虽然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的实施环节主要在课上,但是如果课前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话,就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在课前首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备课,选出教学内容,然后将教学内容分版块,逐一选好临床病例,做出微课视频,使每一个版块内容紧贴教学主题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在课前把学生的任务安排好,例如指导学生预习那些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独立完成哪些微课视频中涉及到的知识资料收集、课后提前准备哪些口腔疾病知识等。

(5)课堂提出临床“三点”(重点、难点、容易混淆知识点)是成功教学的关键,临床病例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难点、容易混淆知识点讲好讲透,引起学生关注,吸引学生兴趣,引发思考,深入浅出分析透彻。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提倡的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找到学习兴趣点,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只需做出必要的指导+引导,为学生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以临床病例为教学突破点,展开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抽丝剥茧般把要授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让学生边吸收边思考,由学生自己去探索钻研。如果重点知识内容较多的话,可以将知识点拆分成若干个小的微视频或为片断,然后又学生分组来学习,分组陈述,分组讨论,分组点评,教师做最后总结讲评。这样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加深对临床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记忆理解及操作规范。

(6)课堂后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每次授课后,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课后感受。设置问卷调查分发给学生填写,可以就临床病例选取、微视频时间长短、播放方式、解说内容、真实图片筛选等内容第一时间将学生意见收集起来,改进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课前布置任务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互评,这样更有利于它们在课后充分准备微视频相关内容,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这也有利于教师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应用是为了克服过去被动教学的缺点,使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更贴近实际,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等高科技也普遍运用到教学中去,能够及时将病例通过图微视频展示播放,运用于教学中。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由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符合当前教学规律。重点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宽松教学的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的思考,着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三是帮助学生提早准备预习,承担部分教学准备任务,培养操作能力。四是通过临床病例微视频教学反馈,评估教学工作实效,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体会:

(1)临床病例的设计是关键。老师根据学习目标为学生设置合情合理的病例,设定场景。老师设计的病例应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调整复杂程度。

(2)以学生为中心是本源:通过临床典型病例微视频为课堂切入点,吸引学生学习关注度,展开教学任务分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反馈的讨论,以学员为中心,不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做启发式提问,而不是陈述。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临床一线思维能力。通过反复的学习培训,刺激他们去巩固已学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知识,不断开拓他们的临床一线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果利,尤欣.病例和多媒体相结合在口腔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8):79-80.

[2]傅民魁,卢海平,罗卫红,刘怡.口腔正畸病例集,200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