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处理器在主体结构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9
/ 1

积水处理器在主体结构中的应用

顾凡王明岩蒋英旭谢瑾东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排水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新楼房建筑工程中,卫生间、厨房、洗涤间及阳台等一切有排水要求的地方,其管道一般都要穿过楼板安装。传统的做法是在楼板上预留大于管道外径50mm的孔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再将管道外壁周围与孔洞内壁间的空隙托模用混凝土分次填补。填补空隙的操作施工繁难,工序复杂,费事费时,工效低,成本高,填补时易漏浆,很难清理,填补后影响外观,且底部又不平整,极易造成管道四周的渗漏。且由于施工现场与工人水平等原因,会造成孔洞位置不准确等情况。新型管件积水处理器的出现使问题得到了有限的改善,本文通过阐述对积水处理器的组成特点及施工方法进行剖析,使其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1、简述及产品特点

1.1、简述

积水处理器对于旧房改造或者管道井以及主立管在墙外的排水管道具有高度适合性。其独特的水封组件及防倒流单向排流装置,能防止立管污水及浊气返溢,彻底解决卫生间渗漏问题,且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积水处理器是一种预埋接头套管,预埋接头套管预埋在建筑楼层中,用于管道的安装对接,且设计了一种可带地漏可防臭气可防水可定位的多功能套筒,该多功能套筒由外座体、夹心轮和内轮组成,外座体固定在楼层内,偏心设置的夹心轮与内轮套设在外座体内,用于管道安装时的调位,外座体的管壁内设有U型导水槽,外部的渗水通过U型导水槽排出。

1.2、产品特点:

(1)出水变径设计可使主立管和排水器连接时,能微调垂直度偏差。

(2)连接简单,降低成本。

(3)蓄水试验中保持产品的密封性,实验后拿掉保护圈露出渗水孔即可。

(4)水封盒与水封罩可以形成水封槽,上下交错挡板形成水封槽防止排水管返臭气、返溢。

(5)产品设有防倒流的单向排流装置,可阻断管道内的浊气、污水上行侵入排水器通道。

2、各部件组成介绍

2.1、外座体

外座体固定在楼板中,为上部口径大、下部口径小的直埋套管。上部管壁内设有U型导水槽,外部的渗水通过U型导水槽排出。下部管口外侧设置模板固定装置,以保证模板浇筑时座体的稳定性。

2.2、预埋保护盖

预埋保护盖在立管安装之前一直设置于外座体的上方,保护盖中心设置红外线定位孔,主要起到保护外座体内部结构以及确定积水处理器位置的的作用。

2.3、夹心轮

夹心轮内外壁偏心设置且可以在外坐体内自由旋转,通过外壁旋转后内壁圆心位置的改变以达到调整立管方位的目的。夹心轮上部设有孔洞,可以收集板面积水并排入下部立管从而达到积水处理的目的。

2.4、内轮

内轮结构与外轮相似,同样采用偏心内外壁与孔洞设计,通过与夹心轮的配合可以避免因预埋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偏位无法安装的情况,达到保证立管安装垂直度的要求。

3、施工流程与操作要点

(1)固定积水器外座体:通过保护盖上的红外线定位孔确认外座体具体位置,再用工具在铝模上打眼,采用内置膨胀管加螺钉的方式将外座体直接固定在铝模上,同时有效防止拆模过程中导致的外座体损坏。在拐角处应设立加强筋,保证外座体的稳固性。

(2)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应对外座体周边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清理,保证混凝土表层和外座体高度一致。

(3)外座体周边处理:做地平以及地面防水时应注意对外座体周边的处理,不得有漏缝。禁止在保护盖损坏或没有保护盖的情况下施工,以免防水材料和砂浆流入外座体内影响后续立管安装。

(4)去除保护圈:做蓄水验收正常后,利用钳子撕开防水保护圈上面的拉条,露出水封罩上的渗水孔。

(5)立管安装:取出保护盖,清理外座体内的垃圾并安装夹心轮与内轮。随后确定立管位置,安装固定管卡,再安装立管并打好胶水。

安装完成后效果图

4、结语

施工项目工作中,因有些设计师对此认识不足,设计时不考虑积水排除设施,审图者也无依据纠正。积水危害甚为严重,排除积水十分必要。积水处理器的产生加快了施工进度、施工成本以及对危害的处理。同时,经过不断的实践与验证,积水处理器也会不断的更新换代,今后一定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