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绿化景观工程建设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广州开发区绿化景观工程建设管理探讨

陈林

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广州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其位于广州市东部,是广州市“东进”的龙头,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2小时车程覆盖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广州开发区实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四区合一”的新型管理模式。

自建区以来,广州开发区就非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不断开发的同时,加强绿化景观配套工程的建设,确保投资创业环境优美。区内保留大量的山体、溪流,新建道路均设置较宽的绿化带,整体绿化覆盖率高。据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小公园30多个。在绿化景观建设方面,广州开发区不遗余力,在全市一直保持前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建设

广州开发区自建设初期就一直注重生态保护,从整体规划开始便尽最大努力保留原有山体和水系,路网穿过山体多采用隧道或绕行方式,因客观原因确实要开挖山体的也要采取软质边坡,较少砌筑挡土墙。基于上述原因,大量保留的山体和水系为我区的绿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理。近年来,区内建设了较多的公园和广场,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新羊城八景之一的科城锦绣通过空中连廊将科学城中心区的几个山体衔接成一体,每个山体都是公园,公园下面有酒店、商场、广场等配套设施,整体打造成科学城核心区一日游的示范区域。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路到哪里绿化便到哪里,哪里裸露,哪里便要绿化,有效保护了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地块开发初期多种植速生树种和枝繁叶茂的榕树以尽快达到固土、遮荫效果,接下来通过专项规划设计,优化品种,逐步替代原速生林,并种植观花、观果等树种不断提升景观效果。

在保护山体的同时,结合山体周边配套,逐步建设山体公园。如文教园区麒麟山、狮子山靠近玉岩中学、科学城中学,便将两个山体与学校共建公园,作为学校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中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有果树,园路沿着树林蜿蜒,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大胆的采用钢构架作为园建小品的主体,架空木栈道、瞭望塔、景观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大胆实践,不断推出优良样板工程

分批次组织专业管理人员考察学习国内先进城市的绿化建设管理经验,如苏杭、上海、天津、北京、深圳、佛山等地学习植物配置,与对口单位交流经验。学习苏杭地区的精细,学习北方园林的大气。通过讨论研究,结合实际,请教专家,先实施样板段,出了效果后全线推进。通过多次考察周边城市绿化建设,在具体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各级领导亲自去苗场选苗,采取样板段先行,逐步推进的建设方式,完成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道路绿化建设。如科学大道、开泰大道、广汕公路、光谱路、永和大道等。从较单一的纯绿化逐步发展到有季相变化、地形起伏、小径蜿蜒,结合节点平台、景石等多种元素的综合型绿化景观。从最初的绿化到美化,再到艺术化。道路绿化方面从原有的较密闭式的隔离带到自然群落式的生态型绿带,再到目前的疏林草地式的简约园林绿化服务带。

三、敢为人先,大胆创新,争做全市绿化建设排头兵

道路绿化是一个城市在绿化方面给人的第一印象,因为它最直接的出现在每个市民、游客的眼前,道路绿化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环境的优良。因此,广州开发区的道路绿化建设方面一直非常重视。

2003年在全市乃至全国大多数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采用规则式时,率先试行自然式种植方式,并在中央绿化带种植乔木。自2003年开始,道路中央绿化带、人行道外侧绿化带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加宽,大多主干道人行道外侧绿化带宽达20米或以上。

2007年开始不断增加开花树种与灌木的应用,加强立体绿化。2010年亚运会开始加强绿化地形处理,增加景石及园林小品建设,不断丰富园林景观元素。

2013年至2015年在全市高快速路绿化景观整治过程中,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沿线采取景观林带的建设方式,节点采取市政绿化的建设方式,效果明显。

经过多年的建设,建设者们更深刻的认识到道路绿化的主要观赏者为行车人,故道路绿化建设充分结合设计时速,应简洁大气,标准段要长,加强观赏者的印象。广汕公路长平至金坑段全程7公里,中央绿化带建设时只种植一种开花乔木宫粉紫荆,一种常绿乔木香樟来搭配。

四、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绿化管理水平,重视工程质量,不断打造精品工程

通过管理实践,为更好地做好绿化景观方面的建设,建设业主和建设主管部门先后制订了《广州开发区道路绿化设计指导意见》、《绿化工程关键环节管理办法》、《广州开发区道路绿化建设标准》、《绿化工程养生期间管理办法》、《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公园设计指引》及绿化景观工程建设负面清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从设计、招标、施工到后期养护等全过程加强管理,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及后期维护效果。

重视工程外观质量控制的同时强化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做到里外兼修,方能出精品工程。绿化工程既重视号苗、修剪、支撑等工作,又加强了对种植过程施肥、填土等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园建工程通过材料定板、样板引路、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加强隐蔽工程抽查,严格按工序报验。按质量整改优先原则,对未完成质量整改的后续工序坚决不予实施。

五、主次分明,分步建设,合理控制投资

为最大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在项目建设前期,按区域划分建设标准,重点区域重点打造,人流尚不多的地段分期建设或缓建。

具体项目建设时,建设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从专业角度、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考虑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内容,从绿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按实际确定建设标准,不搞“高大上”,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注重植物生长、自然生态规律,绿化苗木选择进一步回归理性,多种乡土树种,多种小树,少大树移植,不过于要求景观种植效果“立竿见影”,给予植物合理的生长时间;科学定义绿化景观工程建设目标,合理配置植物群落,以自然生态为主,以绿为主,少花哨内容,少地被,少时花;园建工程结构方面以满足功能要求、符合强规为限,从设计开始就进行审核控制,不超标准、超规格、超量使用钢筋,公园园路结构按实际功能确定合理的结构层。

六、多方征求意见,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宣传,听取市民意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方面征求意见,不断优化完善方案,听取使用者意见,加强媒体宣传,吸引游客,提高社会效益。如在玉岩书院修缮保护工程的建设过程由区文化局牵头,专门形成专家组,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召开会议、同步解决。涉及到单个构件、人物的样式、样貌等,充分征求钟氏协会的意见。在修缮的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力争重塑文物原貌。在园林景观配套工程施工过程中,邀请专家,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集思广益,通过对周边古建筑环境建设的考察学习,结合项目地理位置与自身特色,反复琢磨,确定聚贤广场、静涟水景区等施工方案。施工时,从材料定版、进场到施工安装全过程严控工程质量,对不合格产品、破损材料一律清场,对于施工工艺问题导致与现场环境与不协调的及时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一起研究并解决。大到整个广场的铺装、湖岸沿线的景石摆放,小到井盖饰面铺贴均进行了细致的研讨和施工调整,确保景观效果。如太湖石的堆置,先组织各参建单位去看类似景石效果较好的样板点,再由设计单位出3D效果图,然后摆放样板段,与技术人员交流,反复调整,最后方出效果。

总之,广州开发区在绿化景观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满足功能、合理配置,不断创造优美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