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继电保护继电器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继电保护继电器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郭德娜

(陕西新元洁能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400)

摘要: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 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继电保护继电器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共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继电器;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1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

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 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 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 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 况下应相互配合。

(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 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 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 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 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 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3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

继电保护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输入部分、测量部分、逻辑判断部分和输出执行部分组成。现场信号输入部分一般是要进行必要的前置处理,如隔离、电平转换、低通滤波等,使继电器能有效地检查各现场物理量。测量部分是测量电力系统中被测元件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等),并与已给定的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该起动。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各输出量的大小、性质、逻辑状态、输出顺序或它们的组合等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运算最后传到执行部分。执行部分的作用是根据逻辑部分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如发出信号,跳闸或不动作等。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应当满足一下四个特性的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在继电保护中这四方面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互相制约,需要正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进行协调。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器件从电力系统中当独切除,使停电的范围尽量地缩小,以保证系统中无故障的部分仍然能继续安全的、正常的运行。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切除短路故障,它的目的就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受故障所影响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灵敏性是指对于保护的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满足要求的继电保护装置是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故障时,无论短路点的位置以及短路点的类型如何,都能敏锐的感觉,正确的反应。可靠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范围内发生动作时的可靠程度,第一不拒绝动作,第二不应该误动作。

4继电保护继电器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4.1触点松动回开裂

触点是继电器完成切换负荷的电接触零件,有些产品的触点是靠铆装压配合的,其主要的弊病是触点松动、触点开裂或尺寸位置偏差过大。这将影响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泛起铲除点松动,是簧片与触点的配合部门尺寸不公道或操纵者对铆压力调节不当造成的。触点开裂是材料硬渡过高或压力太大造成的。三相钳形相位伏安表可以直接显示向量图,尤其适用于各供用电单位检查电能计费系统及继电保护系统的接线状况。对于不同材料的触点采用不同材料的工艺,有些硬度较高的触点材料应进行退火处理,在进行触点制造、铆压或点焊。触点制造应细心,因为材料有公差存在,因此每次堵截长度应试摸后决定。触点制造不应泛起飞边、垫伤及不丰满现象。触点铆偏则是操纵者将摸具未对准确、上下摸有错位造成。触点损伤、污染、是未清理干净摸具上的油污染和铁屑等物造成的。不管是何种弊病,都将影响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因此,在触点制造、铆装或电焊过程中,要遵守首件检查中间抽样和终极检查的自检划定、以进步装配质量。

4.2继电器参数不不乱

电磁继电器的零部件相称部门是铆装配合的,存在的主要题目是铆装处松动或结合强度差。这种毛病会使继电器参数不不乱,高低温下参数变化大,抗机械振动、抗冲击能力差。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件超差、零件放置不当、工摸具质量分歧格或安装不正确。因此,在铆焊前要仔细检修工摸具和被铆零件是否符合要求。

4.3电磁系统铆装件变形

铆装后零件弯曲、扭斜、墩粗黑给下道工序的装配或调整造成难题,甚至会造成报废。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零件超长,过短或铆装时用力不平均,TH-10型三相微机继电保护试验箱摸具装配偏差或设计尺寸有误,零件放置不当造成。在进行铆装时,操纵工人应当首先检查零部件尺寸,外型,摸具是否正确,假如摸具未装到位就会影响电磁系统的装配质量或铁心变形、墩粗。

4.4玻璃绝缘子损伤

玻璃绝缘子是由金属插脚与玻璃烧结而成,在检查、装配、调整、运输、清洗时轻易泛起的插脚弯曲,玻璃绝缘子掉块、开裂,而造成漏气并时绝缘及耐压机能下降,插脚滚动还会造成接触簧片移位,影响产品可靠通断。TH-10型三相微机继电保护试验箱这就要求装配的操纵者在继电器出产的整个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零部件应整洁排列放在传递盒内,装配或调整时,不答应扳动或扭转引出脚。

4.5线圈故障

继电器用的线圈种类繁多,有外包的、也有无外包的,线圈都应单件隔开放置在专用用具中,假如碰撞交连,在分开时会造成断线。在电磁系统铆装时,手扳压床和压力机压力调整应适中,压力太大会造成线圈断线或线圈架开裂、变型、绕组击穿。压力太小又会造成绕线松动,磁损增大。多绕组线圈一般是用颜色不同引线做头。焊接时,应留意分辨,TH-10型三相微机继电保护试验箱否则将会造成线圈焊错。有始末端要求的线圈,一般用做标记的方法标明始末端。装配和焊接时应留意,否则会造成继电器级性相反。

5结束语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卫兵,其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常见问题的故障排除,才能保证继电器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继电器接点故障率高的原因及对策[J].梁燕.山东工业技术.2017(05)

[2]刍议330kV变电站安全管理和故障检修[J].张芬梅.山东工业技术.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