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秀华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原因,提出对策,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方法综合分析临床护理带教中影响护理带教质量的现存原因,及时提出改进对策。结果带教内外环境因素更加适宜,护理带教质量得到改善,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结论通过带教各方面、各环节的配合、支持,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原因;管理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时期,是理论向临床过渡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质量高低对护生日后的职业生涯起着重要作用。现以提高护理带教质量为目的,对护理教学中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原因分析

1.1教师因素

1.1.1带教师资带教老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熟练的教学技巧、扎实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1-2]。护理工作是一个高要求的行业,需具备技术性、艺术性、服务性,同时又要承担高风险和强压力,有超过40%的医护人员表示压力巨大[3-4]。工作中,护患者合作关系、同事间沟通的不协调,长期倒夜班,身体素质降低,合同制聘用模式,高强度院、科室考试学习提问,家庭负担等,使护士身心疲惫;高年资护士离职率高,主要临床护理力量为大中专低年资护士,其带教资历浅,专科知识全面,工作中缺乏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欠缺,带教能力低。

1.1.2教学方法护理带教老师未接受教育专业培训,对临床带教的认识及带教方法均是出于临床,结合自身经验及同事带教观念共享,其带教多为填鸭式教学,偏重于教技术,忽略心理沟通,缺少人文关怀,学生没有安全感、归属感,教学质量受影响。

1.1.3教学管理带教责任大,带教过程中同学出现任何差错,老师均带责任,时时与劳动报酬挂钩,最终致使带教积极性差。学生实习初入科室,行入科教育后就分配给老师跟班学习,带教老师简单的示教后就让学生实践操作,未能做到放手不放眼,对学生实习效果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出科考核流于形式,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1.2学生因素

1.2.1学生专业感欠缺目前部分护理学生选择专业非本人意愿,学习缺乏主动性,对自己职业定位不明确,职业内涵理解不够,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差,加上90后学生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进入临床后难以适应角色的改变,增加带教难度。

1.2.2综合素养欠缺护理是一门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掌握伦理、人文及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尤为重要。实习阶段的学生,只对护理相关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法律意识淡薄,风险预警能力差,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欠缺,安全隐患高。同时由于综合素质欠缺,学生对工作中发生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一旦受挫,易出现心理问题[5]。

1.2.3学习方法欠科学由于对护理目标和内涵未能理解渗透,实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对老师所教学的内容缺乏评判性和质疑,对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探索与学习主动性差,影响了实习质量。

1.3管理及环境方面师资力量薄弱、临床科室频繁加床,导致临床床护比往往达不到1:0.4的标准[6],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导致未能对学生进行细致带教;护理质量考核的片面性和绩效分配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力度小,同时影响教学质量。

1.4社会因素多方原因影响医疗环境,有时医术与患者期望值相违背,部分社会媒体的负性报道,医疗纠纷、冲突时刻埋伏,医护人员深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学生没有安全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对策

2.1教师方面

2.1.1提高带教资质临床带教老师应该高度认识并重视带教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带教目标,不断更新知识、技术,加强专科培训。临床带教能力突出的科室在护理部的引领下可以起到帮带作用,引入具有专业教育知识的外教,传授教育美学,科室应行具有人性化的弹性排班,多鼓励,以提高带教积极性,最终提升综合素质和修养,提高带教能力。

2.1.2改善教学方法认真做好三基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注意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认真学习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沟通,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信心;灵活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自主学习及组间讨论到老师积极参与指导,真正做到因材因人施教,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7]。

2.1.3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工作中带教严格以身作则,爱岗敬业,规范操作示教,严格把关,为学生树立职业榜样,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学生方面

2.2.1认识专业,明确职业方向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及实习目标,端正态度,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细化目标,找出重点难点,认真学习,并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护理,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2.2.2提高实习素养认真练习各项操作,注意学习方法,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面提高自己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实用型人才[8]。

2.2.3综合学习,全面发展学会换位思考,角色适应,理性协调与患者、家属、医生及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减少医疗差错及纠纷,保证医患安全;努力学习,进一步向专科护士培训方向发展,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3环境及管理方面

2.3.1规范师资培训,提高综合带教水平护理部进行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发放带教聘用书,提高带教师资。科室设立总带教,建立教、学双向评价系统,规范带教程序,并制度教学计划、目标,进行周考核,严格落实出科考核并总结分析,发放调查表,开展沟通会议,及时分析及改正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带教水平。

2.3.2正面肯定带教质量提高带教积极性管理者熟练运用PDCA管理模式[9],加强带教的监督、检查、指导及信息反馈,注重环节质控及安全教育,弹性排班,优化人力资源配备,注重薄弱环节的护理风险防范,注重教、学双向评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护理质量及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减少教师带教压力,在工作中及时对工作人员表示肯定和认可,提高带教积极性。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其融入进集体,树立责任感,营造安全、有保障的工作及教学平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2.4社会方面

2.4.1优化宣传平台,传播正能量利用医院网络平台及院内宣传展板,积极展现医院文化、新技术、新项目等,提供正能量的资料、图片,利用媒体及社区医疗机构开展各种宣传义诊等互动活动,加大健康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健康及法律意识,减少医患误会及冲突。

2.4.2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医院本应注重医疗安全管理,加强医疗核心制度及相关法律知识学习,依法行医,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并且认真学习伦理知识,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减少医患纠纷。

3总结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良好职业定位、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校牢靠的基础教学等综合因素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管理者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师生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教与学进程,对教学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加强科研力度并积极共享学科新知识,带教新举措,加强院校合作,充分利用社会有利资源,对全面提高教、学综合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实用型护理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惠,王惠珍,史蕾.临床护理教师综合考核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01-302.

[2]曲海英,井西学,张臻,等.胜任力研究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构想[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5):44-45.

[3]赵云.当前护士执业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56-57.

[4]黄婉儿,黄舜佩.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3):89-90.

[5]麦合木提江?吾斯曼.部分护理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8):998-100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

[7]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05,118.

[8]蒋小平,郑显兰,冉孟芳,等.反思日记法对提高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9):45-47.

[9]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