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诊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64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诊断的价值分析

刘海霞

(双鸭山矿业集团双矿医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于肠道急腹症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成2组,将行超声诊断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64层螺旋CT诊断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在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中,3例淋巴瘤、8例憩室、20例肠道炎性病、36例肠道肿瘤;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于肠道急腹症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临床价值高,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肠道急腹症;64层螺旋CT;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044-02

作为临床常见且多发疾病的肠道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且考虑患者无法耐受较长时间检查,临床采取有效诊治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1-2]。为尽早确诊,且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本研究对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已选定的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应用超声与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予以回顾性地分析,现将详细内容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性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临床所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成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0:16,年龄25~78岁,平均(48.43±3.20)岁,发病到就诊时间2~15h,平均(6.35±2.21)h;观察组男女比例27:20,年龄25~79岁,平均(48.45±3.21)岁,发病到就诊时间2~16h,平均(6.33±2.20)h;两组性别、年龄与发病到就诊时间等基线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两种检查方法

对照组行超声诊断:选择徐州大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DW-C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5MHz探头频率,按照患者具体病情行半卧位、侧卧或者仰卧体位,全腹扫查,对患者疼痛处或者可疑部位予以重点扫描。观察组行64层螺旋CT诊断:设备选择GE64排CT机和GE光纤1.5T核磁共振,患者行仰卧体位,扫描参数设定:150mA电流,120kV电压,3mm层厚与层间距,0.80螺距,64×0.625准直器,扫描范围从患者膈顶到耻骨联合下缘处,并进行三维重建,0.67mm层厚,0.33mm层间距,将图像传至工作站。

1.3观察指标

观察疾病表现(淋巴瘤、憩室、肠道炎性病、肠道肿瘤等)、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组间对比借助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用例数[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借助检验,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本研究疾病表现情况

于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中,9例(10.84%)憩室,20例(24.10%)肠道炎性病,36例(43.37%)肠道肿瘤,淋巴瘤、闭孔疝、腹壁疝、单纯肠扭转均为3例(3.61%),麻痹肠梗阻伴内脏转位、肠坏死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均为2例(2.41%)。

2.2两组诊断准确率情况对比

通过超声(36例)诊断发现:16例定位准确,定位准确率为44.44%,14例定性准确,定性准确率为38.89%;通过64层螺旋CT(47例)诊断发现:43例定位准确,定位准确率为91.79%,41例定性准确,定性准确率为87.23%,两者准确率对比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肠道急腹症,临床一般采取B超、腹平片等手段检查,虽然可起到一定筛查作用,但诊断价值不高;伴随CT技术发展,64层螺旋CT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3-4]。为寻求肠道急腹症临床有效诊断方法,提供更准确影像资料,以尽早确诊,积极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本研究对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对照组和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观察组临床价值加以对比与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中,包含10.84%憩室,24.10%肠道炎性病,43.37%肠道肿瘤,3.61%淋巴瘤、闭孔疝、腹壁疝与单纯肠扭转,2.41%麻痹肠梗阻伴内脏转位、肠坏死和肠系膜静脉血栓。提示:肠道急腹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肠道肿瘤、肠道炎性病和憩室,临床对此类疾病患者需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91.79%、87.23%均较对照组44.44%、38.89%高,表明于肠道急腹症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有利于疾病确诊,促进诊断准确率提高,从而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借鉴意义,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分析原因可能为:观察组64层螺旋CT具有大容量球管、快速扫描与清晰图像等优势,能够进行多期、大范围扫描,扫描范围所需时间较短(10秒),患者1次闭气时间即可完成,提高患者配合度,且予以三维重建能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5]。基于受外部环境及样本例数等因素影响,有关于肠道急腹症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且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需临床深入研究加以验证补充并做合理改善。

综上阐述,于肠道急腹症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较超声诊断临床价值高,能够明确疾病具体类型,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建朋,韩明福,董荣坤.腹腔镜手术在胃肠道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12):923-925.

[2]陈展航,宋亭,麦慧,等.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肠道急腹症的应用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506-1509.

[3]王康,赵泽华,王之,等.肠道急腹症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3,28(2):191-195.

[4]邵宝尔,王晓荣.6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831-1833.

[5]费新华,苏夏伟,蒋伟荣,等.64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12):2212-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