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颌曲面断层对茎突过长综合症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全颌曲面断层对茎突过长综合症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古兰白尔?买买提

古兰白尔?买买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科8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全颌曲面断层对茎突过长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86例茎突过长患者分为常规方法摄片组(A组)和全颌曲面断层组(B组),每组各43例,分别对每位患者的茎突长度进行测量。结果A组患者茎突显示38例,未显示5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2.5cm者32例,伴末端分叉3例,长度小于2.5cm者6例,其中2例见分叉。B组患者茎突显示者42例,未显示1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3cm者40例,伴末端分叉者6例,伴周围人带不规则钙化4例,2例长度小于3cm但其形态不规则。结论全颌曲面断层摄影茎突的显示率较常规茎突摄影显示率高,其图像为上下颌平展、拉伸和放大图像,避免了下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叠,清晰直观的显示茎突的全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78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66-01

茎突过长综合症是指茎突长度超过2.5cm,方位偏斜、形态异常或茎突舌骨韧带钙化,致其与邻近血管、神经相抵,引起的咽、头颈、耳部症状群称为茎突综合征[1]。由于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因此临床常常误诊为其他疾病,所以正确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常常采用常规茎突前后位摄影,由于其受下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叠,照片效果往往不满意,全颌曲面断层诊断茎突过长综合症现有报道,现就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86例诊断为茎突过长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A组43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6岁,平均38岁,咽部异物感就诊22例,15例咽部疼痛就诊、6例耳颈部的反射性疼痛就诊。

B组4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2岁,平均41岁,咽部异物感就诊19例,17例咽部疼痛就诊、7例耳颈部的反射性疼痛就诊。

1.2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柯达DR拍摄常规茎突前后位平片,方法[2]是患者仰卧位听鼻线垂直于床面,弥补想对侧偏转5°,同样方法摄取对侧,测量茎突根部到尖端的长度,测值即为实际长度。

采用意大利曲面断层X线机,摄影方法[3]患者下颌放于颌骨托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对准颌骨托中线,听眦线垂直于头架的基准线,调整X线管角度使中心线对准上颌骨牙槽突,测量茎突根部到尖端的长度然后乘以0.8cm,即为实际茎突长度。

2、结果

A组患者茎突显示38例,未显示5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2.5cm者32例,伴末端分叉3例,长度小于2.5cm者6例,其中2例见分叉。

B组患者茎突显示者42例,未显示1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3cm者40例,伴末端分叉者6例,伴周围人带不规则钙化4例,2例长度小于3cm但其形态不规则。

3、讨论

茎突过长症亦称茎突综合征(styloidsyndrome),为先天性发育异常,由于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导致压迫邻近组织和周围神经血管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为茎突综合征,又名茎突过长综合征、依格尔综合征、茎突神经痛。1937年由Eagle首先报道,故命名为Eagle综合征[4]。本病并不少见,病因较为复杂,但主要是茎突过长,系在发育过程中,茎突发生异常骨化所致。茎突解剖起自颞骨下方,乳突尖的内上方,外耳孔下约1cm,渐细如骨刺状,与冠状面成11~25°角,但个体差异较大,有未发育、发育不良、发育完整及过长型。位于颞骨岩部的底面,起自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长、骨柱状,其远端伸向内侧及前下方。正常茎突长度约为2.16~2.52cm,当茎突过长时,因其末端伸展到达的区域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症状。本病多见于成年人,症状大多起始缓慢,病史长短不一,自数日、数月至数年不等,常见的症状为单侧咽痛、咽部异物感、下颌角或颈部疼痛、耳痛。据王增勤综合统计81例中,咽痛占65%,咽异物感占53%,舌咽部痛占43%,颈或肩背部痛占38%,其他如张口困难、颈枕部痛、耳鸣、耳聋、咽部麻木等。常法缜报告134例中,咽痛占21%,咽异物感占34%;区福崇报告[5]153例,咽痛占20%,咽异物感占76%。其次还可有舌痛、味觉改变、牙龈痛、流涎等。少见症状有飘浮感或轻度眩晕,肩部及锁骨区疼痛,个别患者有声嘶。

茎突过长,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刺痛、异物感,同侧前倾角、内倾角和长度的测量和这些病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有着主要的意义;茎突前后位摄片,投照麻烦、受周围组织影像较大,摄片成功率低,难以完整的显示茎突全貌,而全颌曲面断层摄影最大的优势是操作简单,机器上有固定头部的支架,可帮助摆正体位。从影像清晰程度来讲,一方面因为口腔全景机的断层效果避免了组织重叠而更清晰,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摄影方法肢片距较大(相对与茎突侧位来说)而增大了半影模糊[6],同时也因为断层效应,茎突位置以外的被检体组织有模糊效果,使茎突显示清晰。此图像为颌骨的拉伸放大图像,能够完整清晰地显示茎突的全貌及形态,特别是茎突舌骨韧带的钙化等显示明显,提高了诊断率,减少了组织重叠,足以为大多数病例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4、结论

综上所述,全颌曲面断层摄影茎突的显示率较常规茎突摄影显示率高,其图像为上下颌平展、拉伸和放大图像,避免了下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叠,清晰直观的显示茎突的全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詹文龙.茎突综合征.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5.

[2]王庆义.,X线摄影技术,山东:上东科技出版社,1997,257-258.

[3]袁聿德.X线摄影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5~136.

[4]马荣珍,朱乃栾,袁玉玲,等.颞骨茎突DR摄影及应用.河北医药,2008.

[5]BafaqeebSA.FacbartzEaglesyndrome:classicandcarotidarterytype.JOtolarylogy,2000,29:88~93

[6]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