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古剑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綦江古剑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蔡春伟

◎蔡春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重庆綦江410420)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275-01

摘要:经实地考察及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古剑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状况,通过对各类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缓解旅游的季节性矛盾;再以功能增强性原则,把古剑山融进区域旅游网中,促进旅游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古剑山;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古剑山位于重庆市綦江县境内,地处东经106°32′、北纬28°55′,距重庆主城区60公里,离县城10公里。古剑山为一向斜倒置山,主峰海拔1151.8米,景区景色宜人,名列“巴渝十二景”,世称“古剑名山”、“川东峨眉”。

一、地理环境特征

(一)自然地理条件。

古剑山位于县城西南,面积86.67平方公里,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从山脚到山顶,海拔高差达900多米,山体呈阶梯状,分三级,即鸡公嘴、南山坪、中坪。

古剑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年气温20℃左右,夏季白昼气温不超过30℃,冬季最低湿为-零下2℃。年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春兰、秋菊、杜鹃、红豆、楠木、水杉、银杏等。

(二)社会经济条件。

古剑山,明代万历年间,始建东岳届,掘得古剑、古镜各一,故山以古剑名之。旧时有寺庙6座,神像200余,每逢夏季,来此朝山拜佛、游历观景、纳凉避暑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旧历6月19日,赶观音会更是热闹。后因年久失修,庙宇相继损坏,仅存废墟和残碑断碣,最近又重建净音寺。山上有国有林区,有市级森林公园和上厂水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旅游业有一定的发展,修建了疗养院、会议中心、宾馆等旅游基础设施。

二、旅游资源状况

古剑山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山地奇峰景观、森林景观、气象景观、历史文化遗址及田园景观,构成了“山雄、石奇、水秀、林幽”的特色。

(一)自然旅游资源。古剑山碧峰耸翠,整个山体集雄、秀、奇、险于一体;崇山峻岭,巍峨壮观;山上林海万亩,林木参天,一望无际。高崖上,石缝中,苍松古树或挺拔、或虬曲;山前石笋擎天一柱,奇特无比。剑岭阳桥似飞虹横卧,舍身岩让人望而却步。古剑山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覆盖面积达85%以上,是天然的氧吧。森林公园树木苍翠欲滴,林道峰回路转,幽静曲折,在创意上极具美学功能,逍遥漫步,可获宁静和安逸。

“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媚”,古剑山有山有水,有泉有瀑,有溪有湖。上厂水库清澈可鉴,游鱼可及,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天池由山泉汇集而成,清凉可口;山崖瀑布飞流,山间溪涧流淌,潺潺有声,动静结合,形态、声态、色态皆具。

古剑山独特的地貌、气候与景物形成了金鸡晓日,青峰晚霞,白雾晴岚,雨后霓虹,松枝红雨,剑岭残雪,云海孤岛等景观。

(二)人文旅游资源。

历经几百年,古剑山沉淀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许多神奇古怪的传说,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游历后留下的颂扬之词。如清代诗人陈锟登古剑山赋诗曰:“古剑高难拔,森然势插霄。悬岩盘绝蹬,断壁锁飞桥。城郭低于足,星辰宛在腰。神仙如可遇,何处觅逍遥。”

古剑山的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历史文化遗址—古庙、阳桥、明清石刻、栈道。田无风光—山区村舍、农家乐。宗教文化—观音会。

三、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古剑山旅游业季节性强。

夏季是古剑山旅游的黄金季节,还愿拜佛,避暑纳凉,赶观音会都在夏季。夏季游人如织,出现高峰旺季,饭店、宾馆等旅游接待实施供不应求。然而一到冬季、雨季,旅游设施闲置,造成极大浪费。

(二)可进入性较差。

虽然县城和重庆主城区之间有高速公路、铁路相通,交通方便,但县城到景区仅两条公路,皆为低等级山区公路,路面窄,坡度大,客观上限制了古剑山旅游业发展。另外,净音诗山脚到山顶高差大,石阶陡而窄,森林公园道路泥泞。

(三)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古剑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开发力度不够,景点较少。如山前石笋还无路可上,森林公园内林道全为泥路。开发建设领导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未理顺,一部份属佛教协会,一部分属林业局。主观宣传不够,无整体打造观念,重复建设,对旅游的发展缺少整体规划。

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可行性分析

古剑山集山地景观、森林景观、气象景观、历史文化遗址、田园风光为一体,可开发景点量大,质量好。旅游基础设施也有一定发展,具有可开发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者越来越多。可以依托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加大开发力度,把古剑山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消夏疗养、教学科考为一体的景区,增强其旅游功能;渝黔高速公路,以及渝黔高铁,规划中的轻轨,县城至鸡公嘴公路升级改造,重庆主城区到景区1小时即可到达,景区的可进入性得以增强。古剑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恰逢良机。

五、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古剑山风景区基本是藏在“深闺”无人识。所以,开发古剑山旅游资源,发展古剑山旅游业,必须加强宣传,以提高其知名度。

(二)强化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对旅游资源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设立专门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至景区公路改造,修建山脚至山顶的索道,铺设森林公园的林间道路等。

(三)开展科学考察和科普旅游。

古剑山为一倒置中山,从山顶至山麓分别出露了中生代KZJ、P3P和T2SN地层,地质、地貌条件独特。古剑山阶地结构明显,种类齐全(山顶尚可寻鹅卵石)。古剑山森林茂密、物种丰富,和江津四面山、万盛黑山同属一纬度带。古剑山可以建成科学考察及学生实习、科普教育的基地。

(四)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人造景观。

丰富人造景观,增强旅游功能,弥补淡季旅游内容。对于现代大众性观光旅游来说,游客的层次和需求是多方面的,单一的旅游内容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应在独特性的原则下,开发其它各种旅游资源,从而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需要。做到独特性和多样性结合,以促进古剑山旅游业的发展。除建高尔夫球场外,另可建设狩猎场,攀岩场地,修花卉园,农家乐等。

(五)组建区域旅游网络。

旅游网络的组建,就是对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旅游地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有机联系与合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同时增强各旅游地的对外吸引力。

通过有机组合,可以把古剑山融入渝南生态旅游网络中,增强旅游功能和对外吸引力。可以组建如下旅游线路。

东线:古剑山(森林公园、宗教文化)——登瀛(木化石)——老瀛山(丹霞地貌、恐龙脚印)

西线:古剑山(宗教文化)——长田山(原始森林)——清溪河(生殖图腾、巴渝漓江)

南线:古剑山(宗教文化)——东溪(明清古镇、赶水漂流、丁山湖)——石壕(溶洞、红军烈士墓)

参考文献:

〔1〕吴国平,《可爱的綦江》,綦江,成都科技大出版社,1994

〔2〕刘振礼、王兵,《中国旅游地理》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3〕綦江报:2000。12.18.(6),2001.2.23.(2)

〔4〕重庆及其邻区构造纲要图,1980

〔5〕綦江交通旅游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