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后勤保障活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军队后勤保障活动探索

雷剑东李鑫刘天琦

雷剑东李鑫刘天琦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摘要】军队后勤保障,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结构的综合活动。它既受国家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其他资源投入的影响,又受军队自身发展的制约,关系纵横,要素诸多,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

【关键词】军队;后勤保障;探索

现代军队后勤保障,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结构的综合活动。它既受国家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其他资源投入的影响,又受军队自身发展的制约,关系纵横,要素诸多,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因此,研究军队后勤保障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军队后勤是从“后勤”这个大概念中派生出来的,并与之相区别。军队后勤是指“军队编成内的后勤机构及其各项专业勤务的统称”;军队后勤保障是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军队作战、训练、生活等采取的后勤各专业勤务保障活动的统称”。由此可见,军队后勤保障与军队后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军队后勤保障包含于军队后勤,但又下等同于军队后勤。军队后勤不仅包含后勤保障,而且还包含其他要素。

军队后勤保障对军队后勤起决定作用。既然军队后勤保障在军队后勤的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的和支配的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按照矛盾法则,它对军队后勤就具有决定作用。一是后勤保障的方式对军队后勤的性质具有决定作用。所谓后勤性质,是指军队后勤的阶级和时代属性。后勤保障方式则是指后勤为保障对象提供物质资料与进行服务活动所采用的方法与形式。后勤保障方式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军队,由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进行战争的性质、规模不同,后勤保障的方式也不一样,并成为区分军队后勤性质的标志之一。

后勤保障的内容决定军队后勤的形态。后勤保障的内容是一个动态概念,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军队的武器装备、组织形式、作战规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军队是由装备冷兵器的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因而后勤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粮草。这种保障内容决定了当时的后勤形态只能是原始的、简单的和不成熟的后勤。在近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热兵器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到现代,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军队装备了大量高技术兵器,从而使战争的规模扩大,战场空间广阔,后勤保障的内容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油料、弹药在物资供应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装备维修成为主要内容之一,军事运输任务繁重,形成了供、救、修、运四项主要内容,使得军队后勤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作为军队后勤的一项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后勤保障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发展和变化之中,并带动和影响着军队后勤的发展。因此,它在军队后勤各要素中处于一种主导的、支配的地位,是后勤各项工作任务的中心内容和核心部分,是后勤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后勤的其他工作任务都是围绕后勤保障活动展开的。

参考文献:

[1]总参军训部.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M].解放军出版社,2010.9.

[2]周国泰.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10.

[3]朱建新等.现代军事技术教程[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11.

作者简介:雷剑东,男,1996年2月生;李鑫,男,1996年10月生;刘天琦,男,1995年6月生,三人系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装甲步兵分队指挥专业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