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起源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现代人起源的认识

张敬荣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对于人类起源,学术界目前普遍认同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观点。但人类起源与现代人起源很显然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人类起源指的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古猿在何时何地如何变成人的过程;而现代人的起源关注的是晚期智人是何时何地和在什么样的环境背景下起源的。现代人起源一直是人类学领域争论的焦点问题。

现代人在分类学上称为晚期智人,是智人的一个亚种。目前学术界关于现代人起源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多地区进化说”和“近期出自非洲说”。下面我将依次介绍我对这两种假说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认为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与人类两次走出非洲有关,人类在180万年左右第一次走出非洲,进入到世界各地,并在各地分别由能人演化成直立人,如果按照正常发展,各地将会由直立人独自发展成为早期智人,然后是晚期智人即现代人,这也就是很多学者坚持的“多地区进化说”。而支持“近期出自非洲说”的学者则认为,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类在20万年前中更新世玉木冰期时便全部灭绝了,而20万年后再次走出非洲的人类,才是真正现代人的起源。

现代人起源的“近期出自非洲”和“多地区进化”两个学说最关键的差别在于人类在亚洲和欧洲的进化过程是否中断。首先介绍一下“多地区进化说”,这也是之前大多数中国学者对于现代人起源的认识,多地区起源说的提出较早,上世纪30~40年代,魏敦瑞学者在对北京猿人化石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了这一观点。之后吴新智又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概括出东亚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支持“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的学者坚持中国由早期直立人到晚期智人的整个进化过程是连续的,整个演化链条并未发生过中断,其间本地主体人群与外来移民之间发生过有效的基因交流,但未发生过大规模外界人群对当地人群的完全替代。其主要依据是:从石器类型组合与制作技术的角度看,中国在整个旧石器时代,甚至延伸到新石器时代,并没有发生明确的石器使用类型和制作方法的变化。许昌人的发现,证明中国5~10万前年并没有出现空白和演化中断,因此从115万年前的蓝田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到10~20万年前的金牛山人再到5~10万年前的许昌人最后到1~4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等,几乎是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而且从体质特征上来看,他们都具有铲形门齿,低而扁平的面部和宽鼻子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以上的证据更多的是证明了“多地区起源”假说。而“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的提出则是因为通过对DNA的研究发现欧亚大陆的现代人很可能和尼安德特人有过杂交,并推测现代人类基因组中有大概1%-4%比例的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

“近期出自非洲说”更多的是从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得出的一种假说。该观点认为:非洲是现代人的唯一起源地,人类演化的整个过程只在非洲是连续的,在其他地方都曾出现过中断,即目前欧亚大陆的现代人都是20~14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并从非洲扩散至欧亚大陆的。而且认为欧亚原有的古老型人群都在进化中走向绝灭,完全未同迁徙过来的现代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即现代人从非洲向外扩散是一个完全替代的过程。厦门大学的金立教授便是这个观点的支持者,其研究理论较为复杂,在《东亚人的起源》中金立教授从Y单倍染色体和基因的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去论证了现代人的起源。然而这种观点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可以在现代人的基因组里发现尼安德特人基因这一现象。于是之前相信夏娃理论的学者开始逐渐转向相信同化说,他们认为现代人的基因主要还是来源于非洲,其后裔来到欧洲和亚洲后不是像夏娃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完全替代当地的本土居民,而是两者之间曾有过较少的杂交,即当地人曾经对现代人基因组做出过微小的贡献。近年来同化说已逐渐取代夏娃说,成为与多地区进化理论对立的最主要的观点。

上述是我对现代人起源“多地进化说”和“近期出自非洲说”这两种观点的简单总结。如果仔细观察这两种观点不难发现,支持“多地区进化说”的学者大多依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支持“近期出自非洲说”的学者更多依靠生物学分子技术,两者之间并无太多的交集。这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往往各自强调自己的优势,忽视对方的观点,很少能够同时利用考古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材料,对两个学科进行实质性的交流、交叉和整合,从而得出一个两者都认同的观点。当现有证据对“多地进化说”产生质疑的时候,学者们便提出了“多地进化附带杂交说”;当“非洲单一起源说”遭到质疑的时候学者们便提出了“同化说”。其实在我看来由于各地区环境,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不同,现代人类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多种多样的演化模式,即其演化模式并非是单一和固定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与“非洲单一起源”模式都太过绝对和片面均不能完整准确概括整个现代人起源,不同地区应区别对待,对相关问题应做辩证思考。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至今还未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探索真理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作为一名考古人我们需要具有探索创新的思维,要辩证的看待不同学说的优缺点,结合考古学、人类化石形态特征、DNA分析、古地质学、分子生物学和古环境学等多学科,综合考虑各种材料和证据,选出相对有更多证据支持,可信度更高的假说,并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使我们能一步步的走近科学的真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得出关于现代人起源的正确观点和认识。

参考文献:

[1]《现代人起源之争》李娜.科技导报2011年.

[2]《现代人起源之争》王传超.科技导报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