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分析

谈莉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思考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50例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随机划为甲组25例、乙组25例。其中甲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乙组使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84.00%,乙组则为100.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00%,甲组则为24.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甲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12.5±3.7)d、乙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7.7±2.3)d。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综合护理模式的使用,能够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可预防院内感染,可推广。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considerthenursingeffectofpatientswithneutropeniaafterleukemiachemotherapy.METHODS:Atotalof50patientswithneutropeniaafterleukemiachemotherapywereenrolled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6toMay2018.Theywererandomlyassignedtoagroupof25patientsandagroupBfor25patients.Amongthem,groupAusedtheroutinenursingmode,andgroupBusedthecomprehensivenursingmodetocomparethepatientcareeffects.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groupAwas84.00%,andthatofgroupBwas100.00%.Thedataweremoremeaningful(P<0.05).Thetotaladversereactionratewas4.00%ingroupBand24.00%ingroupA.Thedataweremoremeaningful(P<0.05).TherecoverytimeofwhitebloodcellcountingroupAwas(12.5±3.7)days,andtherecoverytimeofwhitebloodcellcountingroupBwas(7.7±2.3)days.Thedataweremoremeaningful(P<0.05).Conclusion:Forthepatientswithneutropeniaafterleukemiachemotherapy,theuseofcomprehensivenursingmodecanimprovethetotalefficiencyofpatients,andithashighsafetyandcanpreventnosocomialinfections.

[Keywords]leukemia;chemotherapy;granulocytedeficiency;nursingeffect

白血病还可称为血癌,是由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克隆性疾病,使之在骨髓和造血组织内呈现增生状态,逐渐积聚侵染各器官、组织,引起正常造血障碍。患病时,患者多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器官浸润等现象,还和骨髓内造血功能存在必然联系。目前,化疗是其常见救治方式,但患者多存在粒细胞缺乏状况,如何预防此类问题,保证患者化疗效果,是目前医疗机构首要探讨的内容[1]。对此,抽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50例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50例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随机划为甲组25例、乙组25例。其中甲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区间在16-48岁,中位数为(35.02±3.3)岁。乙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区间在17-49岁,中位数为(34.15±3.4)岁。各数据比较相似(P>0.05)。

1.2方法

甲组:依据患者自身病情进展,科学使用抗生素,且在用药过程中鉴别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迹象,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施以急救处理。

乙组:(1)心理护理。入院时,向患者、家属详细阐述化疗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通过和患者间的主动沟通,对其予以关心和鼓励,必要情况下可借助成功案例的阐述,强化患者治愈信心。(2)病情监测。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动情况予以全天候测定,尤其是对体温情况的测定,以4h为时间间隔,对患者提问加以测定,若为高热患者,可使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措施,指导其多饮水;若为寒战患者,可做好保暖工作,同时做好电解质的补充[2]。(3)用药护理。在遵医嘱的前提下,定时定量服用提高白细胞计数、抗菌类药物。(4)导管护理。白血病化疗过程中,需施以置管穿刺引流,可通过导管护理的方式,预防其堵塞或脱落等问题,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处理;穿刺部为需勤换药物,检查其是否存在红肿问题;若导管出现外漏,需立即更换接头。⑤口腔护理。定期做好口腔清洁工作,日行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存在溃疡、出血等问题,若咽部面临感染,需施以对症处理。⑥饮食护理。多食高纤维类、高维生素类、高蛋白类食物,若患者禁食困难则可使用静脉营养支持方式,若患者伴有呕吐可使用止吐药[3]。

1.3观察指标

显效: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无任何感染和发热等问题;有效:白细胞计数超过1.0×1109/L,但患者感染和发热等现象均有所改善;无效:白细胞计数低于1.0×1109/L,且感染和发热等问题无任何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4]。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加以统计,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则证明数据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

甲组总有效率为84.00%,乙组则为100.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2.3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

甲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12.5±3.7)d、乙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7.7±2.3)d。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3讨论

白血病(leukemia)作为现代医学中常见疾病,多表现为贫血、出血和发热、感染等问题,使之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化疗是该病救治的常见方式,但在白血病细胞灭杀过程中,往往会引起骨髓抑制问题,使之在出现粒细胞计数减少的同时,提高患者感染率。而在此过程中,于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模式的同时,融合人性化、全面化和系统化等方式,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把控,以便可在预期护理效果的同时,预防患者院内感染[5]。除此之外,还需对做好疾病诊断工作,预防误诊,原因为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类白血病反应、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症状相似[6]。

研究可知,甲组总有效率为84.00%,乙组则为100.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00%,甲组则为24.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甲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12.5±3.7)d、乙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7.7±2.3)d。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综合护理模式的使用,能够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可预防院内感染,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古力巴旦木·艾则孜,袁海龙,曹海洲,等.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017-1019.

[2]吕振慧,蒋树勤,孟昭升.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6):982-985.

[3]刘晨曦,魏辉,周春林,等.替加环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血流感染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8):1378-1378.

[4]郑洁,杨素,石杨茹,等.rhG-GSF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3):5344-5347.

[5]杜小红,张丕胜,庄贤栩,等.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hs-CRP、PCT、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894-1896.

[6]吕海容,邓琦,李玉明,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预防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7):1533-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