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体会

/ 2

浅析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体会

吴守义

吴守义(甘肃省会宁县中医院检验科甘肃会宁730700)

随着现代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型实验仪器的广泛使用,实验室检测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起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必须要求实验室提高检测质量,而检测质量的提高,就必须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才能确保实验室质量的提高,更好的服务与临床及患者。现就自己在工作中对实验的管理思想做以简要介绍:

1实验室管理的范畴

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检验人员的管理、方法学管理、设备管理、试剂管理、标本管理、信息管理及安全管理。管理是为提高检测质量,而质量是管理的结果,这样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实验室管理首先从科主任自身的观念改变入手,改变为以往只追求经济效益作为评价实验室的重要指标,从而导致从医院到科室只注重硬件建设和经济效益而轻视检验质量的管理,这样即可直接影响检验质量的提高,又可能间接增加了病人不必要的检查费用,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随着医疗监管督查机构深入,对于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逐渐增加,进入正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活动被大多数实验室所接受,一些不规范的管理措施被纠正。对实验室检测的项目,从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到检测、制度管理、结果的审核及报告的签发,试剂的管理、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标本的安全处置管理等都必须要求有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及操作规程,在实验室的管理中要以制度建设为主要目标,这是实验室提高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2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素

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素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及经济管理四个方面,其质量管理为管理的核心,人员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保证,信息及经济管理为实验室整体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2.1人员管理①科主任素质科主任做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既负责科室工作,又是科室学科带头人,其在思想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直接影响科室发展,因此,科主任必须加强学习,在技术水平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在科室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科主任做为医院中层管理者,如何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每个人员的最大优势并将医院工作政策、宗旨等贯彻到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作风中,使科室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主任的管理水平。②检验人员素质:每个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乐于创新、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较高的专业业务能力水平。

2.2质量管理①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室间质评;②建立健全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④建立质量保证制度等。

2.3信息管理是指检验结果信息与实验室检验相关信息总称,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限内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信息,并提供检测项目,结果提示,咨询等各种信息。

2.4经济管理主要是对科室仪器、试剂及耗材的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管理。

3实验室管理的办法

3.1规范化的管理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设备的广泛使用,先进的检验设备广泛使用于临床实验室的检测诊断,便实验室的检测进入了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时代。而检验医学是涉及临床多科医学的学科,其检测项目包括临床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血液细胞学、生物学等学科项目,日常工作处理检测信息大量增加,而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学历、职称又各不相同。科室主任仅靠经验管理或固定模式的管理是行不通也是不科学的,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去管理就会出现各种矛盾及缺陷,尽而导致实验室质量的下降。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取代过去经验型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必由之路,建立适合本科室的管理方式,促进检验质量的提高。

3.2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科室管理科室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现代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基础。随着我国实验室规范化的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文件来共用,对于管理性的文件还需自己去探索总结。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让全科有统一的要求、统一制定各种文件的基础言辞,以质量保证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规则,如标本验收制度,结果审核制度,仪器的校准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及质控制度等质量管理性文件。要做到制度细致严谨,结合实际确保检验质量提高。同时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由于实验室检测结果是全体人员劳动的结晶,往往职责难以明确,出现问题难以界定责任。这样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将工作的全部内容细化分解再组合为若干部分,再以岗定责,把每个岗位的责任、每班应做事情、工作程序及质量管理要求详细填写在岗位责任卡上,这样各负其责,使制度得以切实执行。

3.3主重人才培养实验室做为技术性较强的科室之一,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立人员准入制度使一些高学历有专长的技术人才进入检验科,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真正为科室工作做出贡献。对科室人员要做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要做到用人不疑、放心、放手、放权;用人所长,量才任用,各安其位。要区别对待,纠正不分学历、不顾专长特长,工作安排一律平等的倾向。只有加强人才队伍的提高,才能使科室健康。快速的发展。

3.4加强实验室检测全程质量管理检验科做为医院实验诊断的科室。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重要性已形成人们的共识。它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科学依据。而且对疾病的认识、预防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准确的检测结果是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多与临床沟通,使他们了解检验常识,从而提高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实验室在分析中要按分析前标本处理制度、检验项目、标准化操作规程。室内质控等制度方面做好。分析后认真审核结果,落实查对签字制度,报告发送时限制度,急诊及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分析后质量保证。

综上所述,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择其重点,确保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管理与检验质量的提高,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窦伟红,梁玉君.临床检验管理函待解决若干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2):33-34.

[2]丛玉隆,秦小玲.检验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1):649-651.

[3]于东颖.浅谈检验科管理[J].齐鲁医学检验;2005.16(5):78-80.

[4]黄荣宁.检验科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实践[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