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要点胡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0
/ 2

浅谈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要点胡江

胡江

宜春通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越来越高,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的瓶颈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城市交通的需求,很多城市道路的交叉口面临改造。交叉口改造设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是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要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标识码:A

1、城市道路交叉口主要拥堵成因分析

1.1集中出行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人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也使得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逐渐向着固定化的趋势转变,从而形成了早晚高峰,由于人们出行时间越来越集中,也使得在每天的特定时间段,交通都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1.2路权不清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很多城市的道路也是由之前老旧道路发展而来的,所以交叉口没有对行人、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道路进行明确的划分,经常出现路权不清的情况,而右转弯车辆和行人共用一组信号灯,也会使得在人流和车流密集的时候容易出现拥堵现象。

1.3通行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目前大量的城市中道路交叉口的车道数量远不如一般路段,同时在交叉口的范围内通行的车辆又会相应的增加,这使得车辆在通过交叉口的过程中行驶速度会远低于普通路段,再加上交叉口的信号灯等因素,就使得交叉口在高峰期的时间中非常容易出现拥堵的现象。

1.4公交停靠站与机动车出入口位置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城市的一些老城区中,公交车站点和机动车入口也是影响交叉口通行状态的重要因素,由于规划不够合理,经常会使得交叉口的拥堵情况更加严重。

1.5交通秩序较差乱,存在交通隐患

各进口道存在左转车流违章掉头、行人不遵守信号控制闯红灯过街以及实线变道交织的车辆。路口较差的交通秩序与交通违章行为不仅降低了路口的交通运行效率与通行能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2、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原则

(1)在道路路口改造中,首先要注意的基本原则:①根据城市规划条件,了解相交道路的主要功能和作用。②对路口现状交通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交通集散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发生的原因。③在用地条件满足需要的前提下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④重视环保并节约投资。(2)路口改造的方法。根据调查分析情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协调路口各个方向车流、人流的运行。①尽量压缩交叉口车道宽度(进口3m,出口3.25m)。②先占用中绿空间,再考虑占用外车道路幅空间。③对既有导流岛兼顾调整。④尽量避免管线迁移。

3、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要点

3.1道路交叉口的面积控制

道路交叉口面积并非越大越好,应以在满足通行要求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交叉口为面积控制的基本准则。当交叉口面积较大时,车辆或人行等候线可选择布置在靠交叉口中心的位置。此类情况下,等候线在道路交叉口中心的极限位置,是从侧向道路边缘的延长线预留一台车的位置往外作为行人过街横道的位置[7]。行人过街横道向外平移的量需根据交叉口的进口车道数以及右转车交通量的不同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需要提出的是,对于视线不好的道路交叉口,不宜恪守这一设置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

3.2交通岛设置

交通岛分为导流岛和安全岛。交通岛设置主要为了缩短车辆、行人通过交叉口的距离,提高通行效率。交通岛设置面积不宜小于7m2,可用路面标线形式表示,当兼作行人过街安全岛时面积不宜小于20m2。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6m时应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宽度不得小于1.5m。

3.3增加道路交叉口范围车道数量

(1)展宽车道设置展宽车道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利用机动车道边树穴带或者人行道空间进行局部展宽,目的为了增加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内车道数量,提高通行能力。展宽车道长度设计原则上应保证该展宽车道使用不受相邻候驶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有交通数据资料时,相邻候驶车辆排队长度可按高峰期15min内每信号周期的车道排队车辆数乘以9m确定,展宽车道长度大于该相邻候驶车道排队长度即可,当设置两条转弯专用车道时展宽段长度可取上述计算长度60%。在无交通量资料时,展宽段设计长度应不小于:支路30~40m,次干路50~70m,主干路70~90m,当与支路相交时取下限、与主干路相交时取上限。(2)调整车道宽度,增加车道数量改造项目一般受用地、管线等条件的限制,车道空间难以拓展,这时可以考虑通过缩窄现有车道宽度,增加车道数量。按照规范要求,交叉口进口车道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m,用地受限时可取2.8m。

3.4道路中线偏移法设计

道路中线偏移法是在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时,为增加进口道的车道数以提高通行能力,而将道路中心线向出口道方向偏移的一种标线措施。增加进口道车道数量后,容易出现的进口道与出口道车道错位的问题,因此,道路中线偏移法设计目的主要为了增加进口道左转专用车道,消除错位影响,此方法在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中经常运用。

3.5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3.5.1方格网法

对于方格网法而言,设计工作中要在平面交叉口的范围之内,以两条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作为坐标的基准线,按照要求精度绘制出方格网。之后,再依次求出不同方格网节点位置处的设计标高。方格网法具体施工起来相对方便,并且放样工作中测量人员可以按照不同节点的高程进行放样施工。但是,该方法的直观性较差,从图面上不能掌握整个道路交叉口范围以内的横坡过渡状况,并且不同道路上的水流汇集路径也不够明确。在进行道路整体设计时,很难对交叉口设计进行控制。另外,因为目前市政道路主要采用的是柔性路面,施工环节中主要应用摊铺机、碾压机等设备进行施工,因而交叉口路面不同位置的高程很难进行控制。总体而言,方格网法不适用于大型的交叉口设计,在进行柔性交叉口路面的设计工作时也不宜采用这一方法。但是,对于一些普通的中小型刚性路面,在交叉口设计工作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同时,对于刚性路面而言,能够对路面分块的角点标高进行精确的控制。

3.5.2设计等高线法

这一方法具体应用时,需要在交叉口的范围内选定相应的路脊线,并且要对交叉口范围以内的路脊进行等分。在此基础上,还要参考道路的纵断面标高计算道路的路脊线,同时再推算出标高计算线上不同点位的标高状况。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要根据自身的经验与标高数据,对道路交叉口的等高线进行绘制,以此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对于这一设计方法而言,可以对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形状进行直观的显示,并且可以为后期的设计检验、调整等环节提供方便。但是,在进行施工放样时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求施工人员按照等高线内插法标注出相应点的标高。如果道路交叉口的面积较大,应用该方法将使施工的繁琐程度显著提升。因而,这一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中小型柔性路面。

总之,城市道路交叉口受机非干扰、信号灯控制等的影响,通行能力远远低于道路其他路段。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交通需求结构的改变,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普遍严重,改善交叉路口的交通拥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改造设计,从而满足实际需求,确保人们出现安全。

参考文献:

[1]武瑞生,肖传奇.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6(04):98.

[2]彭飞.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3]杨亦丁.小议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改造设计[J].广东科技,2013,22(2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