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离心力对血凝测定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相对离心力对血凝测定结果的影响

林燕莉黎宇

(广西柳州市龙潭医院检验科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离心力对血凝四项测定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40份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标本,用800rpm、1500rpm、3000rpm离心力分离血浆并进行血凝四项的测定,对PT、APTT、TT、FIB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离心力为800rpm组和3000rpm组血凝测定结果进行比较,PT、APTT结果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T、FIB结果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T、APTT、TT、FIB于离心力为1500rpm组和3000rpm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离心力对血凝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甚大,TT、FIB受离心力的影响较小,PT、APTT受离心力的影响较大,应重视标本前处理,选择适宜的离心力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关键词】离心力;血凝测定;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85-01

血凝检测是术前患者凝血功能筛查的常规项目,也是出血性疾病的检测及抗凝和溶栓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影响血凝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如标本的采集,运送时间,存放时间和温度,离心转数和离心时间,操作方法等。本文采用40份健康者的血液标本在不同离心力的条件下取血浆进行血凝四项的测定。对比分析不同离心力对血凝测定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筛选本院2017年5月6号送检的体检健康者血标本40份,所选体检者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无肝脏疾病病史,无血栓性疾病,采集标本前一周停止服用任何影响止凝血实验的药物,且标本均无溶血,脂血及黄疸等异常现象。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低速大容量离心机,所选仪器为希森美康CS-2000i凝血分析仪,试剂为希森美康配套试剂。

1.3方法

1.3.1标本采集室温下用血凝专用[1](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标本:抗凝剂为9:1)真空管采集40个体检健康者血样本,每人3管,每管各2毫升,充分混匀,并及时送检。

1.3.2标本处理将血标本分三组分别在800rpm、1500rpm和3000rpm三个离心力下离心10min,然后在各离心力阶段取血浆用于PT、APTT、TT和FIB四项的检测。

1.3.3标本检测实验前做好质控,三组标本用希森美康CS-2000i凝血分析仪检测PT、APTT、TT、FIB,标本采集、送检到测定需在2h内完成。以上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试剂盒说明书及临床操作规程执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结果均以组间比较进行组间配对t检验。

2.结果

本实验结果显示,3000rpm离心10min(对照组)组与800rpm组检测结果比较,TT、FIB受影响不大,PATT、PT受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1500rpm组的检测结果比较,凝血四项偏差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讨论

通过实验发现,血凝标本在三种不同离心条件下测定PT和APTT结果差异较明显,以离心力3000rpm作为对照组,分别与离心力800rpm和1500rpm两组结果比较均存在一定偏差,其中PT、APTT两项在相对离心力800rpm离心10min时检测时间明显缩短,而在相对离心力1500rpm时测定结果差异较小。由此可见不同离心力对血凝四项测定存在的影响,血凝标本离心时使用低转速分离血浆会造成PT、APTT检测结果缩短,且APTT缩短较明显。

各检测项目对血液标本离心力要求各不相同,不同的离心力对血液成分分离有着不同影响。因此要根据实验项目来选择离心力,血凝测定对离心力的要求是须避免离心速度过高而破坏血细胞产生溶血血浆及离心速度过低而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一般APTT对血浆的要求是贫血小板PLT<10000/μL血浆,PT要求则低些,TT未见要求离心条件。当低速离心时,血浆分离不充分,导致血浆中还有部分血小板残存[2]。由于血小板暴露大量磷脂表面为内外源性凝血途径提供凝血分子复合物反应的催化场所,增进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形成,释放凝血因子Ⅴ和纤维蛋白原等均能加速凝血。PT检测反映的是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APTT检测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功能。TT检测反映的是共同凝血途径,测定时直接加入外源性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FIB检测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检测时也须加入外源性凝血酶,所以低速离心(离心速度<1500rpm)分离出残存较多血小板的血浆会使PT、APTT检测时间明显缩短,而TT、FIB检测所受影响较小。APTT涉及接触因子到纤维蛋白形成,比其他试验影响因素更多,须严格控制血浆样本,离心速度可能对内源性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影响更大些。

为提高实验室检验的准确性,我们应该重视实验标本的前处理。此次实验表明:室温下,应以离心力3000rpm,离心时间≥10min,为血凝测定的最佳离心条件[3]。各医院实验室所使用血凝分析仪及试剂不尽相同,所要求的离心力也不同,建议根据临床操作规程及试剂说明书在检测时考虑以适宜APTT检测的离心力为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数据。

【参考文献】

[1]王秀明,李志武,孙冀兵,张辉,韩颖.血凝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及影响因素[J].河北医药,2013.35(7):14.

[2]费亚涛,陈广凤.标本的分离条件对PT及APTT的测定值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6.

[3]卢淑兰,王玉红,程树杰.关于血凝组合项目离心要求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