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的多维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的多维融合

唐成年张忠社赵明星杨光敏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勒泰供电公司新疆阿勒泰836599

摘要:本文立足于阿勒泰电网配电网电压质量及无功线损评估及优化治理策略研究、示范应用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首先基于无功电压管理“高指标、高投诉”、配网建设改造“稳增长、惠民生”的概况分析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从行业政策要求、供电企业生产与管理要求方面阐述了二者融合的必然性;然后提出了专业管理、业务管理、信息支撑等无功电压管理和配网建设改造的融合方向,介绍了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融合支撑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数据来源及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无功电压管理;配网建设改造;融合;支撑平台

1概述

1.1无功电压管理概况

(1)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电网负荷及其波动性越来越大,对电压质量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受电网改造覆盖面与改造水平、网架结构与装备水平、调压与补偿能力、运行与监控能力等因素影响,电压质量问题日趋突出,用户电压质量问题投诉不断增多。

目前各级供电企业生产系统管理部门设置无功电压专责岗位,根据能源局《供电监管办法》要求,进行电压监测点的设置、数据采集和统计、合格率上报和发布。受同业对标和社会承诺等影响,监测点设置数量少、且主要设置在合格率较高地方,因此造成目前“高指标、高投诉”的现象,这些电压监测数据也无法支撑到“低电压”治理与投诉处理。

1.2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融合的必要性

面临“高指标、高投诉”的压力,无功电压专业必须寻求指标全面提升、降低投诉率的途径,必须由前期的考核监管兼顾到全面电压水平的评估、指标和投诉问题的发现、问题成因的分析与切实的改造提升;配网管理专业也必须寻求类似电压合格率、可靠性等相关指标,以及基于这些指标的评价体系,实现配网全面水平的评价,进而科学、系统、适应性地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2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融合的必然性

2.1供电企业生产与管理的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无功电压管理专业在2016年度工作方向中就提出了全面支撑‘低电压’治理,已经启动全部台区首端“过电压”、“低电压”情况的成因分析工作。2015年初发布了《配网“低电压”治理技术原则》,要求全面提高治理项目的质量,确保治理完成后三年内无同类型问题发生;要求按照“先管理、后工程”、“一台区、一方案”的要求,综合管理、基建、技改、大修等多种手段,科学制定治理方案。

2.2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的多维融合

在中国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供电企业的管理也步入新常态。为彻底释放“高指标、高投诉”、“稳增长、惠民生”的压力,根据行业政策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均在专业管理、业务管理、信息支撑等方面实现了无功电压管理、配网建设改造的多维深度融合。

2.3专业管理融合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总部及广东、广西等省区电网公司的专业职能调整情况,无功电压管理专业职能已经纳入配网部门,甚至将无功电压专责与配网专责落实到一个人;国家电网公司也开始了两个专业的联合工作。专业管理融合不但有助于在配网规划、设计、建设、运维、改造时兼顾两个专业的需求,更有利于生产、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两个专业的协调一致。

2.4业务管理融合

(1)无功电压指标管理与“低电压”治理的融合

受长期以来同业对标的影响,无功电压专业“重指标、轻管理和改造”观念严重,导致指标管理与生产实际脱节,也是“高指标、高投诉”的根源所在。在专业管理融合以后,无功电压专业的部分业务逐步渗透到监测能力提升、“低电压”问题定位、“低电压”原因分析、“低电压”及投诉问题的解决等领域,实现无功电压指标管理与“低电压”治理的融合。

(2)基础建设与技术改造的融合

根据“低电压”治理、配网建设改造的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和适应性要求,必须实现治理和建设改造策略、投资策略的优选。在综合分析“低电压”产生原因后,必须按照轻重缓急,实现合电网规划、基础建设与农网改造升级、技改大修、节能改造等工程的融合。

(3)电压合格率与可靠性、线损率的融合

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是现代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总体目标。在“低电压”综合治理、配电网建设改造提升电压合格率的同时,必须全面兼顾供电可靠性、线损率等指标,并建立配电网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

2.5信息支撑融合

要实现无功电压质量的全面体现,必须夯实监测能力,实现现有电压监测仪数据与主网各电压等级母线电压数据、10kV专用配电变压器和公用配电变压器电压数据的融合,尤其是用户侧电压数据的融合,因大部分“低电压”发生在居民端。

要提升“低电压”治理和配网建设改造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和适应性,必须建立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科学系统地分析问题、闭环切实地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实现营销、配网、调度等电网模型、设备台账、运行数据信息的充分融合。

3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融合支撑平台

3.1技术路线

要实现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的融合,必须有配电网信息平台的支撑。根据配电网各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文提出无功电压管理与配网建设改造融合支撑平台的建设技术路线。

平台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技术路线,针对“低电压”治理、配电网建设改造、供电可靠性提升、降损优化等应用领域,基于大数据接入、异构集成、质量评估、异常辩识、标记清洗、挖掘应用等技术,结合运维管控、供电能力、补偿能力、调压能力等全方位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仿真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真正解决“问题到底在哪里、问题原因何在、问题如何解决、是否最佳投资性价比”等困扰。

3.2数据来源

平台能够支持电网侧、用户需求侧GIS信息、电网模型和拓扑信息、设备台账和参数信息、运行数据信息、气象数据信息等的接入,实现电压监测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计量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需求侧管理系统、GIS等系统的集成,可全面支撑全网电压质量全监测和统计、可靠性全监测和统计、四分同期线损的统计和理论计算分析。

3.3实践应用

该平台已经在阿勒泰电网稳定运行,实现了电压监测系统、用采系统、PMS等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了电压质量二级指标体系的统计、多维指标权重的设置、各单位配网水平的综合评价、投资策略的支撑、具体问题的发现与定位、问题成因的分析、问题解决方案的辅助决策、多方案的优选、治理改造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投资和治理改造效果的评估等功能,利用无线通讯实现现场治理设备的信息接收,实现了动态评价与闭环管理,完整地支撑了无功电压管理、“低电压”综合治理与配网建设改造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