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主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快乐主义

仇诚梓曹中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摘要:快乐不等同于享乐,要有限度的追求快乐,追求长远的快乐,学习要劳逸结合。

关键词:快乐;享乐;幸福

何谓快乐?快乐和幸福一样吗?快乐主义认为快乐等同于幸福。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快乐。具体他们有两种观点:1.快乐是充满愉悦的感情冲动的生活,即感官上的满足做任何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快乐。2.快乐是让欲望得到完全满足的生活。

怀特对快乐主义的观点是反对的,他认为快乐不等同于幸福,如果任何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快乐,那么人就是利己的。由此,怀特反思出了眼前的快乐和今后的快乐是同等重要的。

其实,现在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很少能感觉到快乐。教育者和父母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关注他们的快乐,初高中生为了中考,高考,从早学到晚,每天早出晚归,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自己的感情生活,没有时间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严重的束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泯灭了自己的本性。可现在除了初高中生这么苦,连小学生都苦不堪言,每天作业很多,除了学业还要参加各种的补习班,小小年纪没有一点童年,只为所谓的未来而放弃每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快乐。此外,中国式教育将魔爪还伸向了幼儿,甚至胎儿,妇女怀孕就要进行胎教,出生没多久就要上幼儿园,童年几乎都在学校中度过,准确的说几乎人一辈子最美好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

所以,对我们的启示是1.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要因材施教,与学生要多沟通,发现他的优点;要多种方式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而不是被逼着学,没有任何主动性;学习要劳逸结合,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也不要只贪图享乐,不考虑未来。2.对学生来说,要追寻长久的快乐,不应只注重短暂的快乐,要苦中作乐,努力的学习追求长久的快乐;要劳逸结合,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使自己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合理划分每一天,既要学习也要娱乐。

总而言之,快乐主义不等同于享乐主义,不能贪图享乐而不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平静的湖面造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如果因为想要随心所欲而放弃了学业,追求所谓自己的生活,大多人都会后悔。因为虽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学历确实是许多事的敲门砖,没有学历可能你连竞争的机会也没有,而且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使自己更加完美。同时也不要也只想着未来,而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因为我们有可能随时都会死,而到那时才发现自己从来都没有为自己活过,什么宏图霸业,未来,都是无稽之谈。所以我们要现在快乐,未来也快乐,懂得知足,懂得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