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的管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防止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的管控措施

邓丽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用电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要求供电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增加供电量以稳定人民的生产发展。造成高压计量装置出现失压现象的原因较多,本文主要探究防止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的管控措施,推动计量装置合理运行,促进企业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高压装置;失压;管控措施

导致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用户的不合理操作、计量装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检修人员检修等工作开展的不及时、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计量装置失压等问题的出现。针对该类问题,可以对相应的检修、现场校验、信息采集等方面进行控制,促进用电计量信息采集工作更为有效。

1.防止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管控措施实施背景

在对居民进行用电管理和提供用电服务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因为电压互感器因为保险熔断等造成的计量表失压现象,由于不能及时修复,用户的用电量和电费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供电线路也会因为该类原因承担过多的负荷,不利于电路养护和合理运行。用户不合理的用电行为也给计量装置失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单位企业等在用户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的检测工作方面并不及时,检查频率为一年一次甚至只依靠用户自己进行各项排查工作。该类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只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累积,给用户的生活以及供电管理等带来许多问题。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运行维护工作中,对于高压计量装置的研究,主要是以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为供电方式的,而且其应用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对于用户与供电单位之间关系的协调具有很大的意义。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方式是较为复杂的,一般用户的设备接入与负载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高压计量装置的失压问题会给用户的用电造成直接的影响,严重的会对用户的设备造成破坏。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对于高压计量装置失压问题的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失压问题出现时,采用继电接触控制可以对电动机进行断电处理,避免电源电压的突然恢复而发生事故,既保证了设备的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电安全,使得用户用电与企业供电可以更好的进行。如图1是高压计量装置接线图。根据接线图的原理,可以得出高压计量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中有接过流保护部分,而且采用继电接触控制,可以对失压问题进行更好的防治,对用户用电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图1:高压计量装置接线图

2.加强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管控的措施

2.1推动用户计量反馈工作开展

一般来讲,为赢取用户的信任支持,推动用电计量检查等工作顺利开展,一般选择将用电计量装置直接安装在用户家中,提高用户的信任度。在此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等条例直接就用电计量装置的安装措施和相关注意事项等给予了明确的表述。一般来说,要求用电计量装置安装完成后,用户必须承担起对装置的保护工作,保证其封印的完整,避免出现装置损坏等情况。用户在发现电能计量装置等出现计量问题以及失压故障后,要及时与当地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取得联系,及时切断相应的线路,将用户的电量损失降到最低。在用电装置计量合同等的签订过程中,要及时将用电双方在计量装置运行以及维护等方面的责任明确标识出来,使得用户可以明确自身在用电计量装置检查维护等方面的责任义务,推动建立合理的问题反映和处理机制,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到用户家中开展装置失压等问题的处理工作,推动相关设备的合理运行,维护用户的合理权益。

2.2规范电费现场抄表等操作

由于抄表工作一般由员工人工处理执行,在相对繁重的工作量的压力下,员工极有可能因为自身情绪状态等原因,在抄表过程中出现抄漏、抄错等现象。除员工实地抄表外,远程抄表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可能由于线路等出现一系列的抄表问题,因而现场核实工作也是抄表检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检查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发现用电计量装置出现异常运行以及失压等相关问题时,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办事,及时就计量装置出现的问题填报相关故障单,情况较为严重时可以选择发起计量故障流程操作,及时将相关问题反馈到主管部门,推动进一步检查维修等工作的开展,最快实现恢复计量装置正常运行的目的。

2.3提高用电计量装置检查频率

预防高压计量装置失压等问题出现的管制措施之一即增加用电检查的次数。鉴于传统的用电计量装置检查工作多一年一次甚至更久导致出现的问题累积等情况,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到居民家中进行用电检查等工作,及时就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展开调查。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人员到户检查的频率,必须保证工作在居民家中进行,及时就用电装置的使用状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展开分析调查。在检查操作完成后,相关人员要及时出具具有一定效力的检查结果通知书,将检查结果通知给用户,同时对不同用户家中的用电计量装置运行状况进行留底,建立完整的档案体系。在发现计量装置出现失压等问题时,及时联系计量处理部门和检修部门开展维修工作,促进计量装置正常运行。

2.4推动计量现场校验工作定期开展

在计量工作的规范说明——《电能计量祖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中明确指出,对于新投入运行的以及改造工作开展后再投入运行的一、二、三、四类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校验工作,都应该尽量在一个月的周期内开展。其中,一类电能表的现场校验工作应至少以每年平均四次的频率开展,而二类电能表的现场校验工作也要控制在每年平均两次以上的频率内,虽然三类电能表开展现场校验工作检查的周期间隔较长,但也不能长于一年,避免因为不合理操作等出现问题。对于组成高压计量装置的电压互感器设备,要尽量每十年开展一次现场校验工作。针对现场校验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比如误差超差等,可以及时就其存在的隐患印记原因进行深究,同时制定相对完善的更换计划和设备改造计划。

2.5及时开展用户用电分析等工作

对于用户家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是否出现问题,可选择使用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对其开展分析,促进相应工作的顺利开展。该系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向用户以及企业提供电费综合查询和用户电量使用记录等服务,同时,该系统还就用户不同情况下用电和用电的基数等提供了基础的指导。结合用户实际的用电编号、电表编号和用电的地址等相对明确的数据,及时将用户的月度用电量状况、年度用电量状况等统计出来,通过对用户用电量连续几个月的对比,可以及时发现用户用电量出现大范围波动等情况,并安排专业人员到用户家中检查维修,促进用户用电故障等的及时排查,避免因为检查不及时等造成的用户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用电费用增加等意外情况,减少对线路不必要的损耗。在检查过后,若出现的是计量装置失压,则可以选择追补电量和计量装置维修等操作,促进用电计量装置及时恢复使用。

2.6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监测

为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和用电计量装置的远程监控,可以选择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系统安装到用户的计量装置终端,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的信息采集监测工作。当发现收集到的反馈用户用电信息的负荷数据以及负荷变化曲线出现问题,计量信息存在大范围的偏差时,可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分析工作。在分析后发现相关数据确实存在异常时,可以及时按照相关操作流程将用户用电计量装置可能出现的失压等问题向计量装置处理部门和供电部门等反映,促进进一步上门检查等工作的开展。

2.7完善用电计量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户用电差异的增大,用电企业也逐渐推出了梯度电价等新措施。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业务推广相关内容制定新的不同种类的用电计量方案,推动用电计量工作合理开展。在新的用电计量方案制定后,根据用户不同的电量使用需求,及时为用户安装新的专用的计量柜和互感器等设备,完善配套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促进各项信息采集工作更为合理有效地开展。随着电气设备材料的升级发展,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等也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将计量电压互感器上熔丝的额定电流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在现有条件下,用电流为1A的熔丝代替电流为0.5A的熔丝进行后续的操作是完全可行的,计量表在实际计量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熔丝熔断和失压等现象的频率也会明显降低。在此过程中,要严抓计量装置的出厂审核和应用前审核等审核阶段,对计量装置的内部构建以及整体性能等进行详细的审查,推动其验收工作在合理范围内稳定开展。加强对用户的宣传教育,使其遵守相应规范,避免因为人为因素产生计量装置失压现象,保证计量装置可以按照既定要求合理运行,为电费核算等提供可靠数据。

3.小结

随着对计量装置失压等问题采取合理的管控措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用户用电管理、公司用电管理运营中,可促进电力相关产业部门对用户用电形成更合理的认识,避免高压计量装置失压造成的各类问题,减少线路受损等现象出现的次数,推动电力企业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利明,徐二强,赵岩等.电能表失压导致的上网关口计量差错问题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7,36(3):54-56,59.

[2]王鹏.降低PT二次计量电压失压发现时间[J].科技风,2017,(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