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余智慧

余智慧

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呼吸与危重症科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7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毒隔离评分为(94.24±4.27)分、病房管理评分为(93.08±4.19)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2.98±4.16)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重症患者

呼吸科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主要包括肺气肿、肺炎、哮喘、肺癌、慢阻肺等疾病[1]。呼吸科疾病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心悸等临床症状,若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严重病症[2]。对于呼吸科重症患者,在对其治疗时,会给予其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由于呼吸科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在护理时容易出现多种护理风险,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3]。本文主要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7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50.42±5.04)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其中哮喘患者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例。观察组年龄为27-76岁,平均年龄(51.39±5.14)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其中哮喘患者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P>0.05,可作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措施为: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掌握患者疾病的治疗进程,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的调整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护理措施为:①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的成立:由我院呼吸科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在成立小组后,对组内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向护理人员讲解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低学历和低资历的护理人员,主要对其开展与患者交流的培训、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对于高学历、高资历的护理人员,对其开展危重症疾病的诊治、新仪器和新设备的运用等培训,使所有护理人员均能够掌握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

②制定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时,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制定,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完成护理中的相关工作。

③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在护理工作进行中,责任护理人员要每天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并且护士长要定期的组织护理人员开展风险护理管理的反馈会议,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④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非计划拔管的护理:危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非计划拔管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出现此情况的原因进行了解,并和患者沟通,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合理固定,并给予患者合理的止痛治疗,降低非计划拔管的产生;对于压疮的护理:对患者出现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比如保持皮肤的干净、清爽,定期翻身等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评分。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数采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如表1:

3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空气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人们吸烟的不断增多,导致我国出现呼吸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多[4]。呼吸疾病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进而使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在病发后会出现呼吸急促、憋喘、胸闷的症状,对于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

对于呼吸科重症患者,在对其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由于患者的病情较重,在护理期间容易出现多种护理风险,因此要加强对护理的管理工作,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可以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给予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护理期间积极的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

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毒隔离评分为(94.24±4.27)分、病房管理评分为(93.08±4.19)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2.98±4.16)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呼吸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红泉,黄英华,潘婉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38-140.

[2]顾建华,蔡晓丽.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26.

[3]张婷婷,王楠.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6(1):51.

[4]艾比比古丽·艾买提,地里努尔·艾尼,洪慧革.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29-30.

[5]李曼,孙健.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804-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