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生物学理解记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例谈高中生物学理解记忆策略

黄贤章

(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广西桂平537200)

摘要:高中生物学基本概念众多、知识琐碎,这使得很多理科生不能运用理科思维学习,而是依靠学生的记忆力。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探索高中生物学的理解记忆策略,帮助高中生能够迅速理解复杂的生理过程、记忆生物的形态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记忆策略;图文结合

如今,高中的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概念众多、生物的生理过程复杂、各种各样的生物形态结构的课程,这不是一门能够通过理科思维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的科目。在这些复杂的生物生理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面前,高中生只能通过记忆这些零碎的知识点来与学习成绩挂钩。复习没有完整的提纲脉络和健全的知识体系,记忆的知识点模棱两可,也不能很好的理解记忆生物的生理过程,在考试中弄混淆。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些生物学的记忆理解策略,帮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生物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一.高中生物学知识记忆策略的意义

高中生物学是初中生物学的延申,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而是要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更加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所以,学生要掌握好高中生物学仅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前后联系,理清过程,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人认为学生根据自身选择有效的合适的记忆方法,可以把在脑海中混乱的知识做系统化的处理,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清晰的知识脉络;学生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可以构建一个记忆的中间桥梁来进行联想,从而增强记忆的持久性;学生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不仅仅是在学习高中生物学这门课程有帮助,在其他科目也同样适用,也可以全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物学知识理解记忆策略

(一)巧用记忆口诀

记忆口诀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不管是生物学还是其他学科,都能在学习上提供帮助。口诀大多数时候简单明了,又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对其进行掌握。因此,生物学中很多知识点可以依靠口诀记忆,让繁重的知识变得简单明确。本文将介绍两种口诀记忆方法:

1.谐音口诀记忆法

谐音口诀记忆法是用相似发音的一句话对应要记住的知识,每一句话中的每一个词都有相应的知识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量比较多,容易漏掉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知识点的内容,同时,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杂乱枯燥的生物学变得有趣。例如,我们在记忆人体内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时,容易遗漏某些元素。如果我们采用谐音来记忆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甲携来一本亮色书,学生就可以非常轻松的把所有元素记忆下来,不会担心有遗漏。

2.简化口诀记忆法

教材当中,有的知识点具有层层相套的特点,如若使用直接记忆法会造成混淆,我们应当通过分析教材,并对其归纳总结,将原来复杂的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一句话来帮助记忆。比如:DNA的分子结构,可以描述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三种基本物质、基本单位可连接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样总结出来的句子把其中的关系完美的表现出来,方便快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构建知识网络

面对零散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都是逐个记忆的,这就使得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点零零散散的漂浮在脑海里,当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应该使用哪个知识点,或者是根本就想不起来,这是必须攻克的难题。因此,将生物学知识点构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可以将零碎的知识点与生物课程的规律紧密结合起来,让每个知识点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生物知识网络。当我们在题目中用到一个知识点时又能联系到另一个知识点,我们记忆的知识点就相当于是手里的武器,可是如果不建立一个知识网络,我们就不懂得如何使用自己手里的武器,一旦我们建立好了知识网络不但能够高效记忆还能够准确的使用手里的武器。例如,学生可以将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这三者的技术联系起来,一般来说基因工程包含于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包含于胚胎工程。这样,学生在记忆胚胎工程的内容时可以层层深入,慢慢延伸到基因工程的知识上。这样的知识网络就像一只大网,绝不会有漏网之鱼。

构建知识网络的步骤是:首先,找到知识网络的节点,也就是说找出某条生物规律;然后,分析该规律中的联系,以这些节点形成知识链;最后,将这些知识链发散,寻找知识链与知识链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了知识网络。虽然这会花费一些精力整理,但这对学生记忆生物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图文结合记忆法

生物学课本中有很多图,可以说图是生物学的第二灵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高效的运用好图解的方法可以把知识压缩或简化,变成学生能够牢牢记住的形式。比如,在讲解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时,教师在黑板上讲解每个分裂期的时候将分裂图像画出来并同时使用文字表述。我们将有丝分裂前期用一句话描述为“两消两现一散乱”,即: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有丝分裂中期描述为“着丝点一平面,形态数目清晰见”,即: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有丝分裂后期可表述为“着丝点一分为二,数目加倍移两端”,即: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有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两极移动;有丝分裂末期可表述为“两消两现”,即:染色体放长变细,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三.结语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加工整理成简单易于记忆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本文提出了的几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复杂的生理过程和各式各样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的全面掌握,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亨.浅谈高中生物知识的记忆方法[J].陕西教育,2011(07).

[2]张克礼.谈高中生物难点口诀记忆法[J].成才之路,2009(13).

[3]周梅.简谈提高学生生物知识记忆效率的方法[J].考试周刊,2008(50).

作者简介:黄贤章(1984.07-),男,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市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