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25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体会

金雷孙亚伟

金雷孙亚伟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21300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4年04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25例原发性肝癌病例资料,总结其诊断、治疗、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25例患者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者14例,行胸穿4例发生腹腔积液者9例,行腹穿1例发生胆漏1例伤口裂开者1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结论肝癌切除术目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174-0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种癌症病死率中居第2位。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和既往有乙肝病史。全球每年的新发病例62.62万次,其中有55%发生在中国[1]。由于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尽管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TACE、射频消融治疗(RFA)、激光治疗、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2],但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本文收集2002年12月~2014年04月我院手术的25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切除的效果及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普外科2002年12月~2014年04月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例,其中男23例,女2例,年龄28岁~74岁,平均57.20±10.54岁,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合并有肝硬化者19例,占76%(19/25);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23例,占92%(23/25);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2例,B级3例。肿瘤位于左半肝者6例,肿瘤位于右半肝者17例,位于尾状叶者1例,位于肝中叶者1例。甲胎蛋白(AFP)阳性者(>20ug/ml)13例。术前白蛋白≥35g/l者22例。肿瘤包膜完整者20例,包膜不完整者5例。门静脉或肝静脉有癌栓者4例。附加手术:胆囊切除术8例,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术1例,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肝动脉插管化疗泵置入术1例,术前行TACE者1例。

1.2手术方法

25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开放手术。手术切口为右侧肋缘下切口或双侧肋缘下“人”字形切口。肝脏部分切除19例,左半肝切除3例,右半肝切除1例,右后叶切除1例,左外叶切除1例。常温下Pringle手法阻断第一肝门入肝血流7例,选择性阻断半肝血流1例,阻断时间为7mn~30min,平均19.13±8.27min。其中1例患者分两次阻断,间隔5min。肝断面行对拢缝合22例,电凝止血和/或喷涂生物胶3例。手术时间50~185min,平均109.00±35.82min。术中出血100~2000ml,平均548.00±454.72ml。术中输血者10例。

1.3手术方式

实施何种手术方式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范围、肝硬化程度以及有无癌栓等综合考虑[3]。解剖性切除有利于肝癌的根治性切除,及防止术后复发;但因切除较多的肝组织,不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甚至发生肝功能肾衰竭。非解剖性切除在去除癌肿的同时,保护了剩余肝脏的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1.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肝癌切除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胆漏等常见并发症,均可通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中保护残余肝脏的功能,减少肝脏缺血的时间,肝断面确切止血,缝合胆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者14例,行胸穿4例;发生腹腔积液者9例,行腹穿1例;发生胆漏1例;伤口裂开者1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症状。

3讨论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有许多方法可治疗肝癌,但由于各种方法的缺陷性,本院采用手术治疗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有3例死亡,相比较其他治疗方法死亡率降低。因此手术治疗仍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首选、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亭君,任素平.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8).

[2]郑莹,朱美英,程月华等.上海市社区肝癌高危人群早发现干预效果的研究[J].肿瘤,2007,(1):73-77.

[3]汤钊猷.肝癌外科治疗的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3).

[4]施春飞.40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